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羊口疮病毒DZ株分离、鉴定及在不同细胞系上的增殖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1-13页
前言第13-14页
文献综述1第14-23页
文献综述2第23-33页
试验研究第33-73页
    第一章 羊口疮病毒大足株(OrfV-DZ株)分离与鉴定第33-47页
        1.材料第33-34页
            1.1 主要材料第33页
            1.2 主要试剂第33页
            1.3 主要仪器第33-34页
        2.方法第34-39页
            2.1 临床症状观察第34页
            2.2 临床样品采集第34页
            2.3 引物设计第34页
            2.4 病料DNA提取第34-35页
            2.5 病料PCR扩增第35-36页
            2.6 羔羊睾丸细胞的制备第36-37页
            2.7 羔羊睾丸细胞培养第37页
            2.8 羊口疮病毒的分离第37页
            2.9 细胞培养物F5代TCID50值测定第37-38页
            2.10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物第38页
            2.11 PCR方法扩增细胞培养物第38页
            2.12 细胞培养物PCR扩增产物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第38-39页
            2.13 细胞培养物F5代动物感染试验第39页
        3.结果第39-45页
            3.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第39-40页
            3.2 临床样本PCR检测结果第40页
            3.3 细胞病变观察结果第40-41页
            3.4 细胞培养物第5代TCID50值测定结果第41-42页
            3.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第42页
            3.6 不同代次细胞培养物PCR检测结果第42-43页
            3.7 细胞培养物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结果第43页
            3.8 细胞培养物PCR扩增产物核苷酸及编码蛋白同源性分析第43-44页
            3.9 细胞培养物PCR扩增产物遗传进化分析第44页
            3.10 动物感染试验结果第44-45页
        4.讨论第45-46页
        5.小结第46-47页
    第二章 基于PMA-PCR技术检测活OrfV方法的建立第47-56页
        1.材料第47-48页
            1.1 主要材料第47页
            1.2 主要试剂第47页
            1.3 主要仪器第47-48页
        2.方法第48-49页
            2.1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第48页
            2.2 最佳灭活温度的选择第48页
            2.3 最佳光照时间的选择第48页
            2.4 完全抑制灭活OrfV扩增的最小PMA浓度确定第48-49页
            2.5 不抑制活OrfV扩增的最大PMA浓度确定第49页
            2.6 PMA对不同比例活/死OrfV样品检测效果第49页
            2.7 PMA-PCR方法特异性检测第49页
        3.结果第49-53页
            3.1 活OrfV灭活时间结果第49-50页
            3.2 最佳曝光时间结果第50页
            3.3 完全抑制灭活OrfV扩增的最小PMA浓度第50-51页
            3.4 不抑制活OrfV扩增的最大PMA浓度第51-52页
            3.5 PMA对不同比例活/死OrfV的样品检测结果第52页
            3.6 特异性检测结果第52-53页
        4.讨论第53-55页
        5.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研究第56-73页
        1.材料第56-57页
            1.1 病毒株及细胞系第56页
            1.2 主要试剂第56页
            1.3 主要仪器第56-57页
        2.方法第57-60页
            2.1 犊牛睾丸和鸡胚成纤维原代细胞的制备与培养第57-58页
            2.2 传代细胞系的培养第58-59页
            2.3 OrfV-DZ株接种不同细胞及增殖第59页
            2.4 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病变观察第59页
            2.5 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第5代TCID50测定第59页
            2.6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中增殖第59页
            2.7 PMA-PCR方法检测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的增殖第59页
            2.8 qPCR方法检测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的增殖第59-60页
        3.结果第60-70页
            3.1 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病变观察结果第60-64页
            3.2 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F5代TCID50测定结果第64-66页
            3.3 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F5代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第66-67页
            3.4 PMA-PCR检测OrfV-DZ株在BT、MDBK、Hela细胞的增殖结果第67-68页
            3.5 qPCR检测OrfV-DZ株在不同细胞的增殖结果第68-70页
        4.讨论第70-71页
        5.小结第71-73页
全文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91页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1-93页
附录二 主要培养基、溶液及试剂配制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瓢蜡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
下一篇:截短NSP2的真核表达及其在PRRSV复制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