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7页 |
1.1 细鳞苔科简介 | 第15页 |
1.2 薄鳞苔属简介 | 第15-24页 |
1.2.1 薄鳞苔属 | 第15-16页 |
1.2.2 薄鳞苔属的形态研究 | 第16-20页 |
1.2.3 薄鳞苔属的亚属划分 | 第20-21页 |
1.2.4 薄鳞苔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21页 |
1.2.5 薄鳞苔属种间问题 | 第21-24页 |
1.3 苔藓植物的生物地理学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薄鳞苔属的系统发育研究 | 第27-4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1.1 材料的选取 | 第27页 |
2.1.2 DNA提取和扩增 | 第27-28页 |
1. DNA提取 | 第27-28页 |
2. 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 | 第28页 |
2.1.3 碱基序列处理和建树 | 第28-29页 |
1 序列的比对 | 第28页 |
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8-29页 |
2.2 结果 | 第29-47页 |
2.2.1 基因序列特征及结果 | 第29-30页 |
2.2.2 薄鳞苔属是单系群 | 第30-32页 |
2.2.3 亚属划分 | 第32-33页 |
2.2.4 种间问题 | 第33-43页 |
2.2.5 薄鳞苔属其他种间关系 | 第43-45页 |
2.2.6 其他新发现种类 | 第45-47页 |
2.3 讨论 | 第47页 |
2.4 总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薄鳞苔属的起源和进化 | 第49-6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3.1.1 材料的选取 | 第49页 |
3.1.2 DNA提取和扩增 | 第49页 |
3.1.3 碱基序列处理和建树 | 第49页 |
3.1.4 分化时间的估算 | 第49页 |
3.1.5 物种多样性分化和灭绝速率 | 第49-50页 |
3.1.6 祖先地点重建 | 第50页 |
3.1.7 祖先性状重建 | 第50-51页 |
3.2 结果 | 第51-54页 |
3.2.1 分化时间估算 | 第51-52页 |
3.2.2 种群多样性分化和灭绝速率 | 第52页 |
3.2.3 性状演化 | 第52-54页 |
3.2.4 祖先地点重建 | 第54页 |
3.3 讨论 | 第54-62页 |
3.3.1 薄鳞苔属在白垩纪“爬”上叶片 | 第54-55页 |
3.3.2 全球气候动荡导致薄鳞苔属分化速率异质性 | 第55-57页 |
3.3.3 灭绝和隔离、扩散事件导致薄鳞苔属多起源 | 第57-58页 |
3.3.4 黑胞薄鳞苔亚属和薄鳞苔原亚属的演化历史 | 第58-61页 |
3.3.5 长距离传播 | 第61-62页 |
3.4 总结 | 第62-67页 |
第四章 薄鳞苔属的分类处理 | 第67-158页 |
4.1 薄鳞苔属形态概述 | 第67-81页 |
4.2 薄鳞苔属的分类 | 第81-149页 |
Leptositicta R.M.Schuster,Phytologia 56:70.1980斑点薄鱗苔亚属(新拟) | 第88-89页 |
1. Leptolejeunea amphiophthalma | 第89页 |
Subasticta Lei Shu & R.L.Zhu subge.nov.单胞薄鳞苔亚属(新拟) | 第89-91页 |
2. Leptolejeunea exocellata | 第90-91页 |
Neleptolejeunea Lei Shu & R.L.Zhu subgen. nov.黑胞薄鳞苔亚属(新拟) | 第91-94页 |
3. Leptolejeunea nigra | 第91-94页 |
Leptolejeunea R.M. Schuster,Phytologia 56: 70. 1980.薄鱗苔原亚属 | 第94-149页 |
4. Leptolejeunea punctata | 第94-95页 |
5. Leptolejeunea astroidea | 第95-97页 |
6. Leptolejeunea moniliata | 第97页 |
7. Leptolejeunea brasiliensis | 第97-98页 |
8. Leptolejeunea dentistipula | 第98页 |
9. Leptolejeunea maculata | 第98-100页 |
10. Leptolejeunea vitrea | 第100-102页 |
11. Leptolejeunea schiffneri | 第102-104页 |
12. Leptolejeunea subdentata | 第104-105页 |
13. Leptolejeunea emarginata | 第105-106页 |
14. Leptolejeunea serrata | 第106-107页 |
15. Leptolejeunea latilobula | 第107-109页 |
16. Leptolejeunea longifolia | 第109-111页 |
17. Leptolejeunea subrotundifolia | 第111-113页 |
18. Leptolejeunea serratifolia | 第113-114页 |
19. Leptolejeunea tripuncta | 第114-116页 |
20. Leptolejeunea epiphylla | 第116-118页 |
21. Leptolejeunea renneri | 第118-119页 |
22. Leptolejeunea subdapitana | 第119-120页 |
23. Leptolejeunea truncatifolia | 第120-122页 |
24. Leptolejeunea elliptica | 第122-123页 |
25. Leptolejeunea herzogii | 第123-124页 |
26. Leptolejeunea balansae | 第124-127页 |
27. Leptolejeunea massartiana | 第127-128页 |
28. Leptolejeunea rosulans | 第128-129页 |
29. Leptolejeunea australis | 第129页 |
30. Leptolejeunea obfuscata | 第129-130页 |
31. Leptolejeunea radicosa | 第130-131页 |
32. Leptolejeunea tridentata | 第131页 |
33. Leptolejeunea apiculata | 第131-132页 |
34. Leptolejeunea sikkimensis | 第132-134页 |
35. Leptolejeunea latifolia | 第134-138页 |
36. Leptolejeunea arunachalensis | 第138页 |
37. Leptolejeunea subacuta | 第138-143页 |
38. Leptolejeunea scalpellifolia | 第143-144页 |
39. Leptolejeunea dapitana | 第144-149页 |
4.3 薄鳞苔属中的疑问和排除种类 | 第149-158页 |
4.3.1 疑问种 | 第149-150页 |
4.3.2 移除种 | 第150-151页 |
4.3.3 薄鳞苔属其他种名归属 | 第151-1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8-160页 |
5.1 总结 | 第158-159页 |
5.2 展望 | 第159-160页 |
图版附录 | 第160-189页 |
表格附录 | 第189-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29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课题 | 第229-231页 |
致谢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