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循环动载作用下砂岩疲劳损伤特性及边坡稳定性动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1.2.1 岩石疲劳试验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岩石疲劳损伤模型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3 动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4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第24-2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27-3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30页
2 循环动载作用下砂岩疲劳特性试验研究第30-64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试验设备第30-32页
        2.2.1 试验加载系统第30-31页
        2.2.2 数据采集系统第31-32页
    2.3 前期准备工作第32-43页
        2.3.1 砂岩试样的制备第32-35页
        2.3.2 单轴压缩试验第35-41页
        2.3.3 疲劳损伤试验方案第41-43页
    2.4 疲劳特性影响因素第43-52页
        2.4.1 上限应力第43-46页
        2.4.2 应力幅值第46-48页
        2.4.3 加载频率第48-52页
    2.5 疲劳变形特性第52-62页
        2.5.1 疲劳极限变形规律第52-54页
        2.5.2 轴向变形规律第54-57页
        2.5.3 非线性变形滞后效应第57-62页
    2.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3 基于波速测试试验的循环动载后砂岩动弹性模量研究第64-76页
    3.1 引言第64页
    3.2 超声波测试试验原理第64-69页
        3.2.1 波动方程及动态力学参数第64-68页
        3.2.2 有限介质中的应用条件第68-69页
    3.3 超声波测试仪器及试验第69-72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2-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4 循环动载作用下砂岩疲劳损伤模型研究第76-88页
    4.1 引言第76页
    4.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第76-81页
        4.2.1 疲劳损伤变量第76-79页
        4.2.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第79-81页
    4.3 刚度衰减及疲劳损伤模型第81-85页
    4.4 边坡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第85-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循环动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动力影响因素研究第88-116页
    5.1 引言第88页
    5.2 现有计算方法的评价第88-90页
    5.3 强度折减动力计算方法第90-91页
    5.4 永久位移理论第91-92页
    5.5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第92-97页
    5.6 动力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97-114页
        5.6.1 循环动载频率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97-101页
        5.6.2 循环动载波形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101-105页
        5.6.3 循环动载幅值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105-110页
        5.6.4 循环动载持时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第110-114页
    5.7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6 循环动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动力因素敏感性分析第116-128页
    6.1 引言第116页
    6.2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16-119页
        6.2.1 单因素分析法第116-117页
        6.2.2 多因素分析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第117-119页
    6.3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第119-121页
        6.3.1 正交试验极差敏感性分析法第119-120页
        6.3.2 正交试验方差敏感性分析法第120-121页
    6.4 动力稳定性正交试验设计第121-123页
    6.5 正交试验敏感性分析第123-127页
        6.5.1 正交试验结果第123-126页
        6.5.2 正交试验敏感性极差分析结果第126-127页
        6.5.3 正交试验敏感性方差分析结果第127页
    6.6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8-130页
    7.1 主要结论第128页
    7.2 研究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附录第144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4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144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轴压缩荷载条件下岩石荷载速率效应试验研究
下一篇:含碎石粉质粘土松散堆积体降雨入渗条件下内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