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单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1.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11-12页 |
| 第2章 单向传输通道的设计 | 第12-22页 |
| 2.1 单向传输通道的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 2.2 单向传输通道的安全性 | 第13-14页 |
| 2.3 单向传输通道的可靠性 | 第14页 |
| 2.4 数据通信模块 | 第14-18页 |
| 2.4.1 PF_RING库 | 第15页 |
| 2.4.2 私有协议的设计 | 第15-17页 |
| 2.4.3 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17-18页 |
| 2.5 单向传输通道的设计 | 第18-20页 |
| 2.6 环形队列的设计 | 第20-22页 |
| 第3章 文件同步系统的设计 | 第22-29页 |
| 3.1 文件同步服务程序的规则设计 | 第22-23页 |
| 3.2 接收服务程序的设计 | 第23-24页 |
| 3.3 发送服务程序的设计 | 第24-25页 |
| 3.4 文件同步客户端的设计 | 第25-29页 |
| 3.4.1 发送客户端的设计 | 第26-27页 |
| 3.4.2 接收客户端的设计 | 第27-29页 |
| 第4章 数据单向传输系统的实现 | 第29-51页 |
| 4.1 单向传输通道的实现 | 第29-40页 |
| 4.1.1 互斥访问环形队列的实现 | 第29-32页 |
| 4.1.2 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32-36页 |
| 4.1.3 传输通道模块的实现 | 第36-40页 |
| 4.2 服务程序的实现 | 第40-46页 |
| 4.2.1 接收服务程序的实现 | 第40-43页 |
| 4.2.2 发送服务程序的实现 | 第43-46页 |
| 4.3 文件同步客户端的实现 | 第46-51页 |
| 4.3.1 发送客户端的实现 | 第46-49页 |
| 4.3.2 接收客户端的实现 | 第49-51页 |
| 第5章 测试 | 第51-58页 |
| 5.1 单向传输通道的测试 | 第51-55页 |
| 5.1.1 单向传输通道的安全性测试 | 第51-53页 |
| 5.1.2 每组数据包不同个数的测试 | 第53页 |
| 5.1.3 数据包不同大小的测试 | 第53-54页 |
| 5.1.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5.2 文件同步系统的测试 | 第55-5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6.1 总结 | 第58页 |
| 6.2 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