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沪港通、深港通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7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17页
    1.4 论文结构第17-18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1 研究思路第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1.6.1 创新之处第19-20页
        1.6.2 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沪港通与深港通业务运行情况分析第21-30页
    2.1 沪港通与深港通介绍第21-22页
    2.2 沪港通与深港通业务规则介绍第22-23页
        2.2.1 交易制度设置情况第22页
        2.2.2 清算交收设置情况第22-23页
    2.3 沪港通业务规则运行情况分析第23-26页
    2.4 深港通业务规则运行情况分析第26-30页
第三章 沪港通与深港通对证券市场联动影响的分析第30-40页
    3.1 内地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联动机制第30-32页
        3.1.1 宏观经济贸易第30-31页
        3.1.2 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第31-32页
    3.2 实证分析第32-39页
        3.2.1 研究指标与样本数据说明第32-33页
        3.2.2 平稳性检验第33-35页
        3.2.3 协整检验第35-36页
        3.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36-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沪港通与深港通对A股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分析第40-51页
    4.1 波动性与流动性的传导机制第40-43页
        4.1.1 股市波动性传导机制第40-41页
        4.1.2 股市流动性传导机制第41-43页
    4.2 实证分析第43-50页
        4.2.1 研究指标与样本数据说明第43-44页
        4.2.2 沪港通对上海市场波动性与流动性分析第44-50页
        4.2.3 深港通对深圳市场波动性与流动性分析第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1-57页
    5.1 研究结论第51-53页
        5.1.1 沪深港通因市场结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运行效果第51-52页
        5.1.2 沪深港通创新仍然存在较大的政策空间第52页
        5.1.3 沪深港通并未改变国内政策市的本质第52-53页
    5.2 政策建议第53-57页
        5.2.1 创新业务的交易制度设计应注重对外接轨第53-54页
        5.2.2 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引入外部投资者第54-55页
        5.2.3 进一步深化沪深交易所的差异化定位发展第55-56页
        5.2.4 监管机构应引导行业转变投资者教育理念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经济周期的中美股市收益与波动的对比分析--以沪深3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
下一篇:HTHX租赁公司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