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浓度范围恶臭气体检测系统新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恶臭概述 | 第10-11页 |
1.2.1 恶臭的特性分类 | 第10-11页 |
1.2.2 恶臭的危害 | 第11页 |
1.3 恶臭检测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现方案 | 第13-15页 |
1.4.1 论文内容 | 第13页 |
1.4.2 论文难点 | 第13-14页 |
1.4.3 系统实现方案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硬件设计 | 第16-42页 |
2.1 总体概述 | 第16-19页 |
2.1.1 物质流 | 第16-17页 |
2.1.2 信息流 | 第17-19页 |
2.1.3 能量流 | 第19页 |
2.2 传感器阵列 | 第19-24页 |
2.2.1 传感器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2 传感器特性分析 | 第20-24页 |
2.3 中位机电路 | 第24-29页 |
2.3.1 芯片选型 | 第24-25页 |
2.3.2 系统核心电路 | 第25-26页 |
2.3.3 通信电路 | 第26-27页 |
2.3.4 气路驱动电路 | 第27-28页 |
2.3.5 电源滤波电路 | 第28-29页 |
2.4 下位机电路 | 第29-34页 |
2.4.1 芯片选型 | 第29页 |
2.4.2 系统核心电路 | 第29-30页 |
2.4.3 电信号测量电路 | 第30-33页 |
2.4.4 电参量信号测量电路 | 第33-34页 |
2.4.5 电源滤波及通信电路 | 第34页 |
2.5 PCB设计 | 第34-38页 |
2.5.1 下位机板 | 第34-36页 |
2.5.2 中位机板 | 第36-38页 |
2.6 气路设计 | 第38-40页 |
2.6.1 采样池 | 第38-40页 |
2.6.2 气路驱动与通道切换 | 第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底层软件 | 第42-66页 |
3.1 方案简述 | 第42-44页 |
3.2 通信协议 | 第44-46页 |
3.2.1 数据汇总协议 | 第44-45页 |
3.2.2 系统控制协议 | 第45-46页 |
3.3 中位机程序 | 第46-55页 |
3.3.1 总线检测 | 第47-49页 |
3.3.2 数据汇总 | 第49-51页 |
3.3.3 命令解析与执行 | 第51-53页 |
3.3.4 数据上传 | 第53-55页 |
3.4 下位机程序 | 第55-65页 |
3.4.1 下位机工作流程 | 第56-58页 |
3.4.2 总线工作模式 | 第58-60页 |
3.4.3 增益调整函数 | 第60-62页 |
3.4.4 数字滤波算法 | 第62-64页 |
3.4.5 串口调试命令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上位机接口程序 | 第66-80页 |
4.1 功能分析 | 第66-67页 |
4.2 工作流程 | 第67-69页 |
4.3 控制输出 | 第69-71页 |
4.3.1 发送命令帧 | 第70-71页 |
4.3.2 切换气路 | 第71页 |
4.4 数据输入 | 第71-73页 |
4.4.1 数据接收 | 第72页 |
4.4.2 数据拆分存储 | 第72-73页 |
4.5 系统测试 | 第73-78页 |
4.5.1 测试界面 | 第74-75页 |
4.5.2 重复性测试 | 第75-77页 |
4.5.3 气体辨别能力测试 | 第77-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