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 第10-15页 |
(一)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食品安全的定义 | 第10页 |
2.食品安全犯罪的定义 | 第10-11页 |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 | 第11-15页 |
1.案件数量变化明显 | 第12-13页 |
2.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 第13页 |
3.现实危害和潜在危害并存 | 第13-15页 |
二、关于食品安全犯罪国内外立法研究 | 第15-19页 |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二)域外有关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1.法典式立法模式 | 第16页 |
2.附属式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3.单行刑法立法模式 | 第17页 |
(三)域外立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7-19页 |
三、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相关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一)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转变 | 第19-20页 |
1.立法观念上从传统刑法到安全刑法的转变 | 第19页 |
2.《食品安全法》的再次修订 | 第19页 |
3.刑罚更加罪刑均衡 | 第19-20页 |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在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对犯罪客体的定位不准确 | 第20-21页 |
2.刑法与《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衔接不足 | 第21页 |
3.刑法规范范围较窄 | 第21-22页 |
4.刑罚设置不合理 | 第22-23页 |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 | 第23-29页 |
(一)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 第23-24页 |
(二)完善《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衔接 | 第24-25页 |
1.刑法中应增加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立法 | 第24页 |
2.刑法中应增加拒不召回缺陷食品罪 | 第24-25页 |
(三)刑法中应增加危害食品安全的持有型犯罪 | 第25-26页 |
(四)刑罚的完善 | 第26-29页 |
1.罚金刑的完善 | 第26-27页 |
2.资格刑的完善 | 第27-29页 |
五、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