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画肌理的艺术语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论文相关概述 | 第10-15页 |
(一)铜版画艺术语言的界定 | 第10页 |
(二)各时期铜版画艺术风格及代表人物 | 第10-15页 |
1.15-16 世纪铜版画的产生与兴起 | 第11页 |
2.17-18 世纪铜版画中人文性的追求 | 第11-12页 |
3.我国近代铜版画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二、铜版画的艺术特征 | 第15-19页 |
(一)复制性 | 第15-16页 |
(二)间接性 | 第16-18页 |
(三)触摸性 | 第18-19页 |
三、把握铜版画肌理的意义 | 第19-25页 |
(一)铜版画肌理的独特艺术性 | 第19-20页 |
(二)不同肌理印痕的审美效果 | 第20-23页 |
1.线刻肌理 | 第20-22页 |
2.美柔汀肌理 | 第22页 |
3.飞尘及其他肌理 | 第22-23页 |
(三)肌理制作中思想性的指导作用 | 第23-25页 |
四、铜版画肌理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 第25-30页 |
(一)笔者实践中对肌理的运用与认识 | 第25-26页 |
(二)铜版画艺术语言在笔者创作中的表达 | 第26-28页 |
1.《摇曳》的创作分析 | 第26-27页 |
2.《荷花系列》的创作分析 | 第27-28页 |
(三)对铜版画肌理艺术语言表达的思考 | 第28-30页 |
1.铜版画肌理之美 | 第28-29页 |
2.铜版画肌理的情感 | 第29页 |
3.铜版画肌理对思想观念的表达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