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餐厨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 第13页 |
1.2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 第13-14页 |
1.3 利用黑水虻资源化循环利用餐厨垃圾 | 第14页 |
1.4 黑水虻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1.5 黑水虻潜在资源的开发 | 第15-16页 |
1.6 昆虫油脂的功能化现状 | 第16-17页 |
1.7 昆虫油脂提取技术 | 第17-22页 |
1.7.1 传统方法 | 第17-18页 |
1.7.2 新型方法 | 第18-19页 |
1.7.3 微波技术 | 第19-22页 |
1.8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8.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预处理对黑水虻油脂提取的影响 | 第25-39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昆虫细胞破碎方法 | 第26-27页 |
2.2.2 干燥技术 | 第27-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3.1 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2 昆虫细胞破碎电镜图 | 第31-33页 |
2.3.3 黑水虻幼虫浆液不同干燥方法下的失水特性 | 第33-34页 |
2.3.4 不同干燥方法对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5 不同干燥方法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6 不同干燥方法对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7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7-39页 |
第3章 黑水虻油脂提取工艺优化 | 第39-61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4页 |
3.2.1 油脂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41页 |
3.2.2单因素实验 | 第41-42页 |
3.2.3 响应曲面优化 | 第42页 |
3.2.4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检测 | 第42-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3.3.1 油脂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44-46页 |
3.3.2 提取工艺条件对黑水虻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46-51页 |
3.3.3 黑水虻油脂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响应曲面优化 | 第51-54页 |
3.3.4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检测 | 第54-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黑水虻油脂提取动力学与热力学 | 第61-75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4.3.1 油脂提取动力学模型 | 第62-65页 |
4.3.2 平衡常数的确定 | 第65-68页 |
4.3.3 油脂提取扩散过程 | 第68-72页 |
4.3.4 热力学研究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