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1.1 中亚干旱区湿度演化历史第15-16页
        1.1.2 中亚干旱区温度演化历史第16-17页
    1.2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馏过程及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1 降水同位素分馏的控制因素第17-18页
        1.2.2 我国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水文-气候的原理第20-26页
        1.3.1 目标物质选择及提取方法第20-22页
        1.3.2 植物纤维素合成过程中氧同位素分馏机理第22-25页
        1.3.3 影响植物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因素第25-26页
    1.4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古气候研究进展第26-29页
        1.4.1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研究第26-28页
        1.4.2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现代过程研究第28-29页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第29-33页
        1.5.1 问题的提出第29-30页
        1.5.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1.5.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1页
        1.5.4 研究思路第31-32页
        1.5.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第33-53页
    2.1 阿勒泰哈拉沙孜自然概况第33-34页
        2.1.1 哈拉沙孜泥炭地概况第33页
        2.1.2 气候特征第33-34页
    2.2 泥炭样品、现代植物和源水以及空间表土样品采集第34-39页
        2.2.1 泥炭岩心的钻取第34-35页
        2.2.2 泥炭地现代样品采样和水文-气候观测第35-38页
        2.2.3 空间尺度上现代表土样品采集第38-39页
    2.3 相关降水同位素和气象资料获取第39-41页
        2.3.1 阿勒泰降水同位素的观测及资料收集第39页
        2.3.2 阿勒泰毗邻GNIP站点降水同位素数据获取第39-40页
        2.3.3 空间尺度上降水同位素计算和气象资料获取第40-41页
    2.4 实验方法第41-47页
        2.4.1 泥炭岩心植物残体分析和解剖结构的鉴定第41-43页
        2.4.2 植物α-纤维素的提取第43-44页
        2.4.3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测定第44-47页
        2.4.4 水体样品氢、氧同位素的测定第47页
    2.5 模型模拟和统计方法第47-50页
        2.5.1 植物纤维素氧同位素分馏机理模型第47-48页
        2.5.2 稳定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第48-49页
        2.5.3 表现分馏值(α_(cell-p))和净的蒸发富集系数(Δ)的计算第49页
        2.5.4 统计方法第49-50页
    2.6 泥炭岩心年代序列的建立第50-53页
第三章 空间尺度上表土植物残体α-纤维素δ~(18)O研究结果第53-64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3.1.1 δ~(18)O_p和δ~(18)O_(cell)的纬向变化特征第53-54页
        3.1.2 δ~(18)O_(cell)和δ~(18)O_p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4-55页
        3.1.3 表现分馏值(α_(cell-p))和净的蒸发富集系数(Δ)第55-56页
        3.1.4 δ~(18)O_p和δ~(18)O_(cell)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第56-57页
        3.1.5 相对湿度与δ~(18)O_(cell)的关系第57-58页
    3.2 认识与意义第58-64页
        3.2.1 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纬向变异的控制因素第58-59页
        3.2.2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降水氧同位素的机制第59-61页
        3.2.3 不同地理-气候区植物α-纤维素δ~(18)O可能的古气候解译第61-64页
第四章 阿勒泰哈拉沙孜泥炭地α-纤维素δ~(18)O的气候指示意义第64-87页
    4.1 哈拉沙子泥炭地现代观测结果第64-75页
        4.1.1 泥炭地生长季气候-生物变化特征第64-65页
        4.1.2 泥炭地生长季水文条件变化特征第65-67页
        4.1.3 泥炭地不同来源水同位素组成特征第67-70页
        4.1.4 植物纤维素和源水氧同位素的季节变异第70-72页
        4.1.5 汇入融水和夏季降水相对贡献的估算第72页
        4.1.6 微地貌对植物纤维素和源水氧同位素的影响第72-74页
        4.1.7 基于RLE模型的模拟结果第74-75页
    4.2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δ~(18)O_p的控制因素分析第75-81页
        4.2.1 大气降水δ~(18)O_p的季节变异第75-77页
        4.2.2 年内尺度上冬季降水δ~(18)O_p与冬季温度的关系第77-78页
        4.2.3 年际尺度上冬季降水δ~(18)O_p强烈的温度效应第78-79页
        4.2.4 水汽来源对冬季降水δ~(18)O_p的可能影响第79-81页
    4.3 认识与意义第81-87页
        4.3.1 冰雪融水是哈拉沙孜泥炭地的主要来源水第81-83页
        4.3.2 蒸发富集效应对氧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83-84页
        4.3.3 植物纤维素合成过程中对氧同位素的平滑作用第84-85页
        4.3.4 泥炭地植物α-纤维素δ~(18)O的气候指示意义第85-87页
第五章 过去11ka阿勒泰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及其意义第87-108页
    5.1 阿勒泰哈拉沙子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第87-89页
        5.1.1 泥炭全样α-纤维素δ~(18)O记录第87-88页
        5.1.2 植物种属对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影响第88-89页
    5.2 阿勒泰全新世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第89-96页
        5.2.1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冬季温度历史第89-91页
        5.2.2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中全新世低温期第91-93页
        5.2.3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气候变冷事件第93-94页
        5.2.4 全新世冬季温度演化的驱动机制第94-96页
    5.3 阿勒泰全新世年均温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第96-101页
        5.3.1 泥炭α-纤维素碳/氧同位素记录结合重建的全新世年均温历史第96-98页
        5.3.2 全新世年均温演化的驱动机制第98-101页
    5.4 阿勒泰全新世温度记录的区域水文气候意义第101-108页
        5.4.1 中亚干旱区湿度演化的“西风”和“季风”模式对比第101-103页
        5.4.2 新疆地区全新世“温度”和“湿度”可能的水文关联第103-10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0页
    6.1 主要结论第108页
    6.2 研究展望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渤海大雾形成的观测和模拟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磁电弹声子晶体的带隙特性及磁电耦合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