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1 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 | 第11页 |
1.3.2 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及成因研究 | 第11页 |
1.3.3 畜牧产品价格产业链传递研究 | 第11-12页 |
1.3.4 畜牧产品价格趋势及价格预测研究 | 第12页 |
1.3.5 畜牧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研究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畜牧产品价格形成和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4-23页 |
2.1 畜牧产品价格形成理论 | 第14-17页 |
2.1.1 劳动价值理论 | 第14页 |
2.1.2 均衡价格理论 | 第14页 |
2.1.3 经过修正和改进的均衡价格理论 | 第14-15页 |
2.1.4 货币主义理论 | 第15页 |
2.1.5 畜牧产品市场的蛛网理论 | 第15-17页 |
2.2 畜牧产品价格形成研究 | 第17-19页 |
2.2.1 畜牧产品产地交易市场价格形成 | 第17-18页 |
2.2.2 畜牧产品销地市场价格形成 | 第18页 |
2.2.3 畜牧产品价格形成规律总结 | 第18-19页 |
2.3 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2页 |
2.3.1 供给因素的影响 | 第19-21页 |
2.3.2 需求因素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外部冲击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枣庄市畜牧产品价格波动的统计分析 | 第23-48页 |
3.1 近年来枣庄市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回顾 | 第23-26页 |
3.2 基于X12季节调整模型的枣庄市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分析 | 第26-33页 |
3.2.1 羊肉价格分析 | 第26-28页 |
3.2.2 牛肉价格分析 | 第28-29页 |
3.2.3 猪肉价格分析 | 第29-30页 |
3.2.4 鸡肉价格分析 | 第30-31页 |
3.2.5 鸡蛋价格分析 | 第31-33页 |
3.3 对畜牧产品价格之间及与主要饲料成本价格的关系分析 | 第33-47页 |
3.3.1 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第34页 |
3.3.2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4-35页 |
3.3.3 构建VAR模型 | 第35-42页 |
3.3.4 脉冲响应(IRF)分析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现行畜牧产品价格调控政策评价及建议 | 第48-54页 |
4.1 我国现行畜牧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分析评价 | 第48-51页 |
4.1.1 良种补贴 | 第48-49页 |
4.1.2 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 | 第49页 |
4.1.3 能繁母猪补贴 | 第49页 |
4.1.4 畜牧业农机具购置补贴 | 第49页 |
4.1.5 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 第49-50页 |
4.1.6 无害化处理补贴 | 第50页 |
4.1.7 产品储备 | 第50页 |
4.1.8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 第50页 |
4.1.9 畜禽信息统计与监测预警项目 | 第50-51页 |
4.1.10 我国畜牧业价格调控政策效果的比较 | 第51页 |
4.2 枣庄市畜牧产品价格调控政策 | 第51页 |
4.3 外国稳定畜牧产品价格、发展畜牧产业的做法及启示 | 第51-53页 |
4.3.1 美国的价格调控机制 | 第51-52页 |
4.3.2 日本的价格调控机制 | 第52-53页 |
4.3.3 价格调控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53页 |
4.4 枣庄市畜牧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建议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5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表1:枣庄市2012年-2017年畜牧产品月均价格表 | 第57-59页 |
附表2:枣庄市2012年-2017年主要畜牧用主粮月均价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