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立论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1 立论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NS港区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风险因素调查分析 | 第16-51页 |
2.1 NS港区现场情况调查 | 第16-34页 |
2.1.1 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2.1.2 NS港区自然条件 | 第17-20页 |
2.1.3 总平面布置 | 第20-25页 |
2.1.4 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 第25-27页 |
2.1.5 配套工程 | 第27-32页 |
2.1.6 安全管理状况 | 第32-34页 |
2.2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特点 | 第34-35页 |
2.3 作业风险因素 | 第35-50页 |
2.3.1 货种的危险性辨识 | 第35-39页 |
2.3.2 装卸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2.3.3 设备设施危险性分析 | 第42-45页 |
2.3.4 重点岗位危险性分析 | 第45-47页 |
2.3.5 船舶靠离泊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2.3.6 危险货物瞒报谎报危险性分析 | 第48页 |
2.3.7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2.3.8 码头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 第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港口区域作业安全评价方法 | 第51-60页 |
3.1 安全评价理论 | 第51页 |
3.2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 第51-52页 |
3.3 综合安全评估(FSA)理论 | 第52-54页 |
3.4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 第54-55页 |
3.5 港口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55-56页 |
3.6 CASST-QRA风险评价方法 | 第56-5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NS港区安全风险评估 | 第60-75页 |
4.1 安全间距和周边环境状况 | 第60-62页 |
4.1.1 内部安全间距 | 第60-61页 |
4.1.2 外部安全间距 | 第61-62页 |
4.2 装卸储存危险货物作业风险动态存在 | 第62-63页 |
4.3 消防设施和应急能力 | 第63-65页 |
4.3.1 消防设施 | 第63页 |
4.3.2 应急能力 | 第63-65页 |
4.4 安全管理状况 | 第65-67页 |
4.4.1 安全管理状况有待加强 | 第65-66页 |
4.4.2 日常安全管理 | 第66-67页 |
4.5 个人防护用品 | 第67页 |
4.6 事故危险性评价 | 第67-74页 |
4.6.1 事故后果模拟计算 | 第67-72页 |
4.6.2 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 | 第72-7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对策研究 | 第75-78页 |
5.1 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措施 | 第75-76页 |
5.2 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 第76页 |
5.3 管理部门综合监管措施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