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神经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5页
        1.1.1 结构性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第9-10页
        1.1.2 结构性神经网络的传统编码理论第10页
        1.1.3 结构性神经网络的能量编码理论第10-11页
        1.1.4 功能性的嗅觉神经系统第11-12页
        1.1.5 嗅觉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第12-14页
        1.1.6 嗅觉的形成过程第14-15页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标第15-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页
    1.3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结构性神经网络的神经能量编码第18-37页
    2.1 Hodgkin-Huxley模型第18-22页
        2.1.1 Hodgkin-Huxley模型的介绍第18-20页
        2.1.2 Hodgkin-Huxley模型的神经能量计算第20-22页
    2.2 结构性神经网络模型第22-23页
    2.3 网络同步性指标第23-24页
        2.3.1 均最大相关性系数第23-24页
        2.3.2 负能量比第24页
    2.4 结构性神经网络的能量消耗特性第24-31页
        2.4.1 网络规模与能量消耗特性第24-27页
        2.4.2 耦合强度与能量消耗特性第27-29页
        2.4.3 兴奋传递时滞与能量消耗特性第29-31页
    2.5 结构性神经网络参数与神经能量的关系第31-35页
        2.5.1 网络规模与神经能量的关系第31-32页
        2.5.2 耦合强度与神经能量的关系第32-34页
        2.5.3 兴奋传递时滞与神经能量的关系第34-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嗅觉系统中的动力学模型第37-47页
    3.1 嗅觉神经元的动力学模型第37-44页
        3.1.1 僧帽细胞第37-40页
        3.1.2 球旁细胞第40-41页
        3.1.3 颗粒细胞第41-42页
        3.1.4 嗅皮层神经元第42-43页
        3.1.5 嗅觉神经元的仿真结果第43-44页
    3.2 突触的动力学模型第44-46页
        3.2.1 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第44-45页
        3.2.2 spike时间依赖可塑性第45-46页
    3.3 气味刺激的输入模型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嗅觉系统的功能性神经网络模型第47-59页
    4.1 嗅觉系统的网络模型结构第47-49页
    4.2 嗅觉网络放电活动的研究方法第49-51页
        4.2.1 基于核函数的网络发放模式的距离与相似度度量第49页
        4.2.2 基于核函数的层次聚类与模糊聚类第49-51页
    4.3 嗅觉神经网络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4.3.1 抑制性时间依赖可塑性的学习作用第51-53页
        4.3.2 嗅觉神经网络对不同种类气味的识别第53-55页
        4.3.3 嗅觉神经网络对同一种类不同浓度气味的识别第55-56页
        4.3.4 嗅觉神经网络对混合气味的识别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课题总结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文本挖掘研究基因—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GRID2基因的验证
下一篇:人体心-脑系统的智能辨识与干预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