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液晶功能化碳纳米管/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场致诱导作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有机硅材料第11-12页
    1.3 碳纳米管第12-17页
        1.3.1 碳纳米管的结构第12-13页
        1.3.2 碳纳米管的特性第13-15页
        1.3.3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第15-17页
    1.4 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1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4.2 碳纳米管/液晶复合物改性高分子聚合物第19-22页
    1.5 导热机理研究第22-23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3-25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2 论文的创新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第25-31页
    2.1 实验试剂第25页
    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3 表征方法第26-31页
        2.3.1 核磁共振光谱仪测试(~1H-NMR)第26页
        2.3.2 低温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DSC)第26-27页
        2.3.3 荧光光谱仪(FluorescenceSpectrometer)第27页
        2.3.4 偏光显微镜(POM)第27页
        2.3.5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7页
        2.3.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27-28页
        2.3.7 X-射线衍射仪(XRD)第28页
        2.3.8 同步热分析仪测试(TG-DTA)第28页
        2.3.9 电子拉力测试第28页
        2.3.10 导热系数仪第28-29页
        2.3.11 计算机实测偏振光实验仪第29页
        2.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2.3.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页
        2.3.14 超薄切片机第29-30页
        2.3.15 流变仪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MBBA液晶功能化碳纳米米管/有机硅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1-47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4页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1-33页
        3.2.2 MBBA液晶的制备第33页
        3.2.3 MBBA功能化MWCNTs的制备第33-34页
        3.2.4 MBBA-MWCNTs/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3.3.1 MBBA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4-37页
        3.3.2 MBBA-MWCNTs的表征第37-41页
        3.3.3 有机硅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第41-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ECFB液晶功能化碳纳米管/有机硅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7-68页
    4.1 引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4.2.2 ECFB液晶功能化MWCNTs的制备第49页
        4.2.3 ECFB-MWCNTs/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6页
        4.3.1 ECFB结构与性能表征第50-53页
        4.3.2 ECFB-MWCNTs的表征第53-57页
        4.3.3 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第57-61页
        4.3.4 施加电场制备碳纳米管导热材料性能第61-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8OCB液晶功能化碳纳米管/有机硅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68-90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实验部分第68-72页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8-70页
        5.2.2 制备与表征第70-7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2-88页
        5.3.1 8 OCB结构与性能表征第72-75页
        5.3.2 8 OCB-MWCNTs的表征第75-79页
        5.3.3 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第79-83页
        5.3.4 施加外加电场制备碳纳米管导热材料性能的测试第83-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结论第90-91页
    6.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烷基化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下一篇:NaYF4:Yb,Er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