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标准模型 | 第11-12页 |
·粲物理的发展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和北京谱仪(BESⅢ)介绍 | 第15-37页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 | 第15-17页 |
·北京谱仪(BESⅢ) | 第17-37页 |
·束流管(Beam Pipe) | 第19页 |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 | 第19-21页 |
·飞行时间计数器(Time of Flight) | 第21-22页 |
·电磁量能器(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 第22-24页 |
·μ子探测器(Muon Identifier) | 第24-25页 |
·超导磁铁(Superconducting Magnet) | 第25页 |
·触发系统 | 第25-27页 |
·数据获取系统 | 第27-29页 |
·离线数据分析系统 | 第29-33页 |
·BESⅢ数据 | 第33-37页 |
第三章 Λ非对称性参数的测量 | 第37-46页 |
·螺旋度理论 | 第37-41页 |
·螺旋度的定义 | 第37-38页 |
·态的构造 | 第38-40页 |
·两体衰变振幅 | 第40-41页 |
·螺旋度理论的应用 | 第41-45页 |
·e~+e~-→φ′→γχ_(cJ)→γΛΛ→γpπ-pπ~+衰变过程的研究 | 第41-44页 |
·Λ非对称性参数的测量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hc(~1P_1)的研究 | 第46-58页 |
·φ(2S)→π~0h_c,h_c→γη_c事例的挑选 | 第47-52页 |
·事例挑选的一般条件 | 第48-50页 |
·π~0的选择 | 第50-51页 |
·本底研究 | 第51-52页 |
·E1光子的标记 | 第52页 |
·π~0反冲质量谱的研究 | 第52-54页 |
·系统误差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φ(2S)→π~0(η)J/φ→γγl~+l~-衰变的研究 | 第58-77页 |
·φ′→π~0J/φ→γγl~+l~-事例挑选 | 第59-68页 |
·事例初选 | 第59-61页 |
·事例终选 | 第61-64页 |
·输入输出检查及共振态拟合 | 第64-67页 |
·误差分析及初步结果 | 第67-68页 |
·φ′→ηJ/φ→γγl~+l~-事例挑选 | 第68-76页 |
·事例初选 | 第68-69页 |
·事例终选 | 第69-73页 |
·输入输出检查及共振态拟合 | 第73-74页 |
·误差分析及初步结果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附录A D函数 | 第79-81页 |
A.1 D函数 | 第79页 |
A.2 d函数性质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