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液滴撞壁动态特性及传热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9-13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2.1 实心液滴碰撞干壁面研究 | 第16-23页 |
1.2.2 实心液滴碰撞湿壁面研究 | 第23-27页 |
1.2.3 中空液滴撞壁研究 | 第27-28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柴油液滴碰撞倾斜干壁面动态特性研究 | 第31-58页 |
2.1 柴油液滴撞壁实验系统设计 | 第31-33页 |
2.1.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1.2 实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2.2 液滴碰撞倾斜干壁面实验研究 | 第33-46页 |
2.2.1 物理模型 | 第33-34页 |
2.2.2 碰撞速度影响 | 第34-39页 |
2.2.3 初始直径影响 | 第39-41页 |
2.2.4 撞击角影响 | 第41-43页 |
2.2.5 撞壁特性无量纲分析 | 第43-46页 |
2.3 液滴碰撞倾斜干壁面数值研究 | 第46-54页 |
2.3.1 CLSVOF方法 | 第46-48页 |
2.3.2 数值模型 | 第48-51页 |
2.3.3 计算模型验证 | 第51页 |
2.3.4 撞壁运动机理 | 第51-54页 |
2.4 最大铺展系数理论分析 | 第54-5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柴油液滴碰撞倾斜湿壁面动态特性研究 | 第58-75页 |
3.1 液滴碰撞倾斜湿壁面实验研究 | 第58-67页 |
3.1.1 实验方案 | 第58-59页 |
3.1.2 碰撞速度影响 | 第59-63页 |
3.1.3 初始直径影响 | 第63-64页 |
3.1.4 撞击角影响 | 第64-66页 |
3.1.5 撞壁特性无量纲分析 | 第66-67页 |
3.2 液滴碰撞倾斜湿壁面数值研究 | 第67-73页 |
3.2.1 数值模型及验证 | 第67-69页 |
3.2.2 射流形成和飞溅机理 | 第69-7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柴油液滴碰撞倾斜壁面传热机制研究 | 第75-91页 |
4.1 液滴碰撞倾斜干壁面空气夹带及传热机制 | 第75-83页 |
4.1.1 相界面动力学形态分析 | 第75-76页 |
4.1.2 夹带空气形成机制 | 第76-78页 |
4.1.3 液滴撞壁传热机制 | 第78-83页 |
4.2 液滴碰撞倾斜湿壁面空气夹带及传热机制 | 第83-90页 |
4.2.1 相界面动力学形态分析 | 第83-84页 |
4.2.2 夹带空气形成机制 | 第84-86页 |
4.2.3 液滴撞壁传热机制 | 第86-9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中空液滴碰撞水平干壁面数值研究 | 第91-114页 |
5.1 中空液滴碰撞干壁面几何特征及模型 | 第91-93页 |
5.1.1 中空液滴撞壁几何特征 | 第91-92页 |
5.1.2 数值计算模型 | 第92-93页 |
5.2 中空液滴撞壁动态特性分析 | 第93-106页 |
5.2.1 中空液滴撞壁形态分析 | 第93-96页 |
5.2.2 中空液滴撞壁运动机制分析 | 第96-98页 |
5.2.3 中空液滴撞壁动力学特性 | 第98-101页 |
5.2.4 空泡压力影响 | 第101-106页 |
5.3 中空液滴撞壁传热分析 | 第106-109页 |
5.3.1 中空液滴撞壁传热特性 | 第106-108页 |
5.3.2 空泡压力影响 | 第108-109页 |
5.4 中空液滴撞壁理论分析 | 第109-112页 |
5.4.1 最大铺展系数理论预测 | 第109-111页 |
5.4.2 平均中心射流速度理论预测 | 第111-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中空液滴碰撞水平湿壁面数值研究 | 第114-131页 |
6.1 中空液滴碰撞湿壁面几何特征及模型 | 第114-115页 |
6.2 中空液滴碰撞湿壁面动态特性分析 | 第115-126页 |
6.2.1 中空液滴撞壁形态分析 | 第115-117页 |
6.2.2 中空液滴撞壁运动机制分析 | 第117-119页 |
6.2.3 中空液滴撞壁动力学特性 | 第119-121页 |
6.2.4 空泡压力影响 | 第121-126页 |
6.3 中空液滴碰撞湿壁面传热分析 | 第126-129页 |
6.3.1 中空液滴撞壁传热特性 | 第126-128页 |
6.3.2 空泡压力影响 | 第128-12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31-133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5-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作者简介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