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资产证券化中特定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及特定目的机构概说第9-21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说第9-15页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第9-10页
  二、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和功能第10-12页
  三、资产证券化立法与资产证券化在境外的发展第12-14页
  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第14-15页
 第二节 特定目的机构概说第15-18页
  一、特定目的机构的产生及发展第15-16页
  二、特定目的机构的法律特征第16-17页
  三、特定目的机构的制度价值第17-18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及法律关系第18-21页
  一、资产证券化的流程第18-20页
  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第20-21页
第二章 特定目的机构法律形式问题第21-28页
 第一节 特定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简称SPC)第21-24页
  一、特定目的公司的内涵第21页
  二、特定目的公司部分国家的适用情况第21-22页
  三、特定目的公司与一般公司之区别第22-23页
  四、特定目的公司构建需注意的问题第23-24页
 第二节 特定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简称SPT)第24-26页
  一、特定目的信托的内涵第24页
  二、特定目的信托在部分国家的适用情况第24-25页
  三、特定目的信托构建的问题探究第25-26页
 第三节 特定目的合伙第26-27页
 第四节 特定目的机构法律形式之比较第27-28页
第三章 特定目的机构破产隔离的法律问题第28-37页
 第一节 破产隔离制度的重要性第28页
 第二节 信托模式的破产隔离第28-30页
  一、信托的概念与起源第28-29页
  二、信托的特征第29-30页
  三、信托模式下破产隔离制度的不足第30页
 第三节 真实销售模式的破产隔离第30-35页
  一、真实销售的传统标准第30-31页
  二、债权真实销售的法理基础第31-33页
  三、真实销售的认定第33-34页
  四、破产隔离的新标准——功能分析法第34-35页
 第四节 我国对于破产隔离制度的选择第35-37页
  一、成本因素第35页
  二、合理的内部监管制度第35-37页
第四章 特定目的机构监管的法律问题第37-45页
 第一节 对特定目的机构进行监管的必要性第37-39页
  一、特定目的机构监管的理论基础第37页
  二、市场的缺陷第37-38页
  三、政府干预的缺陷第38-39页
 第二节 对特殊目的机构的行政监管第39-41页
  一、对特殊目的机构的监管原则第39-40页
  二、我国对特殊目的机构的监管第40-41页
 第三节 特定目的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第41-43页
  一、市场约束理论基础第41-42页
  二、市场约束的主体及其作用第42-43页
 第四节 特定目的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一、当前的行政监管不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第44页
  二、信息披露责任没有得到足够的强化第44-45页
第五章 我国构建特定目的机构法律制度的完善构想第45-51页
 第一节 我国关于特定目的机构立法及完善第45-46页
  一、我国关于特定目的机构的现行立法第45页
  二、特定目的机构立法之完善第45-46页
 第二节 我国特定目的机构的形式选择第46-47页
  一、我国特定目的机构形式选择第46页
  二、特定目的公司选择的困境与解决第46-47页
 第三节 我国特定目的机构的破产隔离制度及其标准选择第47-49页
  一、推广真实销售破产隔离制度的运用第47页
  二、制定破产隔离的法定标准第47-49页
 第四节 我国特定目的机构的监管完善第49-51页
  一、构建混合型的监管机制第49-50页
  二、完善我国市场约束制度第50-51页
结语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客观综合计分卡在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