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与简写对照表 | 第18-27页 |
1 绪论 | 第27-4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7-30页 |
1.2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30-33页 |
1.3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最优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33-43页 |
1.3.1 混合动力汽车的拓扑结构优化研究 | 第33-35页 |
1.3.2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 第35-41页 |
1.3.3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参数匹配优化研究 | 第41-4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43-46页 |
2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与构型研究 | 第46-56页 |
2.1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结构 | 第46-48页 |
2.2 动力耦合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48-50页 |
2.3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模式 | 第50-52页 |
2.4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构型研究 | 第52-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建模 | 第56-69页 |
3.1 驾驶员模型 | 第57页 |
3.2 行星齿轮动力耦合装置模型自构法 | 第57-63页 |
3.2.1 基特征矩阵A_0的构建 | 第58-59页 |
3.2.2 状态转移矩阵P与M的构建及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3.2.3 系统特征矩阵A~*的推导 | 第61-63页 |
3.2.4 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 | 第63页 |
3.2.5 系统状态矩阵的简单分析 | 第63页 |
3.3 整车及关键动力总成模型 | 第63-66页 |
3.3.1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第64页 |
3.3.2 电池模型 | 第64-65页 |
3.3.3 发动机模型 | 第65-66页 |
3.3.4 电动机/发电机模型 | 第66页 |
3.4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 | 第66-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模式的筛选与分析 | 第69-85页 |
4.1 结构模式的筛选研究 | 第69-71页 |
4.2 结构模式的分类研究 | 第71-78页 |
4.2.1 模型分类准则 | 第71-75页 |
4.2.2 结构模式实例 | 第75-78页 |
4.2.3 结构模式数量 | 第78页 |
4.3 结构模式的评价方法与性能分析 | 第78-84页 |
4.3.1 能量效率评价方法 | 第78-82页 |
4.3.2 动力性能分析 | 第82-83页 |
4.3.3 其它性能 | 第83-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5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85-102页 |
5.1 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85-93页 |
5.1.1 最优控制问题的建立 | 第86-89页 |
5.1.2 优化结果与讨论 | 第89-93页 |
5.2 近优能量管理控制策略(NEMS) | 第93-100页 |
5.2.1 效率归一化最大化策略的原理 | 第93-98页 |
5.2.2 与动态规划的结果对比 | 第98-10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6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优设计研究 | 第102-138页 |
6.1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立 | 第102-103页 |
6.2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拓扑构型优化 | 第103-121页 |
6.2.1 基于穷举策略的拓扑构型优化 | 第106-113页 |
6.2.2 基于模式组合的拓扑构型优化 | 第113-121页 |
6.2.3 小结 | 第121页 |
6.3 多行星齿轮排混合动力系统的对比 | 第121-126页 |
6.3.1 模式分析角度(定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6.3.2 构型方案角度(定量分析) | 第124-125页 |
6.3.3 小结 | 第125-126页 |
6.4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全局优化 | 第126-136页 |
6.4.1 动力参数匹配问题的建立 | 第127-129页 |
6.4.2 优化架构 | 第129-135页 |
6.4.3 强化迭代优化架构 | 第135-136页 |
6.4.4 小结 | 第13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7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 | 第138-156页 |
7.1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切换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8-139页 |
7.2 基于动态规划的模式切换图设计 | 第139-148页 |
7.2.1 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式切换图提取 | 第140-144页 |
7.2.2 基于ECMS的实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144-147页 |
7.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47-148页 |
7.3 模式切换图的正向设计方法 | 第148-155页 |
7.3.1 模式切换图分析 | 第148-153页 |
7.3.2 模式切换图正向设计 | 第153-155页 |
7.3.3 动态协调的实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15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56-160页 |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56-158页 |
8.2 论文创新点 | 第158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6页 |
附录A 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模式实例 | 第176-182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及其它成果 | 第182-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