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全过程抗风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符号说是明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前言 | 第13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的演变过程 | 第13-15页 |
·拉组合体系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5-19页 |
·国内外吊拉组合体系桥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的发展前景 | 第18-19页 |
·桥梁风振问题及其分析理论 | 第19-28页 |
·桥梁风振问题 | 第19-20页 |
·桥梁抗风分析理论 | 第20-28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的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静力特性研究 | 第28-29页 |
·动力特性研究 | 第29页 |
·抗震性能研究 | 第29-30页 |
·抗风性能研究 | 第30-31页 |
·工控制研究 | 第31-3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2-34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32-33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理想状态确定分析 | 第34-52页 |
·前言 | 第34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理想状态分析理论 | 第34-38页 |
·计算假定 | 第34-35页 |
·索段计算的基本原理及解析公式 | 第35-36页 |
·迭代计算分析 | 第36-38页 |
·缆索承重桥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8-39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理想状态确定分析 | 第39-51页 |
·方案桥简介 | 第39-40页 |
·成桥及空缆状态确定分析 | 第40-45页 |
·工阶段结构理想状态确定分析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2-67页 |
·前言 | 第52页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理论 | 第52-55页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程序 | 第55-57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成桥状态动力特性分析 | 第57-61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动力特性分析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静风稳定性分析 | 第67-97页 |
·前言 | 第67页 |
·静风稳定分析理论 | 第67-70页 |
·非线性静风荷载 | 第67-68页 |
·结构静风平衡方程 | 第68-70页 |
·静风稳定性程序求解方法及分析流程 | 第70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分析 | 第70-96页 |
·成桥状态静风稳定性分析 | 第70-73页 |
·施工过程静风稳定性分析 | 第7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性分析 | 第97-105页 |
·前言 | 第97页 |
·三维多模态颤振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97-100页 |
·自激气动力计算模型 | 第98页 |
·单元气动力矩阵 | 第98-99页 |
·运动模态方程 | 第99-100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性分析 | 第100-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 第105-106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理想状态确定 | 第105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的动力特性 | 第105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的静风稳定性 | 第105页 |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 | 第105-106页 |
·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