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1.2.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 | 第9-10页 |
1.2.2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凌源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方案设计 | 第19-24页 |
2.1 问卷设计 | 第19-20页 |
2.1.1 调查问卷编制 | 第19页 |
2.1.2 调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19-20页 |
2.2 调查样本的概况与选取 | 第20-22页 |
2.2.1 调查样本的概况 | 第20-21页 |
2.2.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21-22页 |
2.3 调查实施与统计 | 第22-24页 |
2.3.1 问卷调查 | 第22页 |
2.3.2 座谈调研 | 第22-24页 |
3 凌源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 第24-33页 |
3.1 凌源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3.1.1 具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 | 第24-25页 |
3.1.2 村级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发挥较大作用 | 第25-26页 |
3.1.3 村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强烈 | 第26-27页 |
3.2 存在问题 | 第27-31页 |
3.2.1 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素质不高 | 第27-28页 |
3.2.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快 | 第28-29页 |
3.2.3 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不多 | 第29页 |
3.2.4 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 第29-31页 |
3.3 产生原因 | 第31-33页 |
3.3.1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人才不足 | 第31页 |
3.3.2 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和体量大的项目支撑 | 第31-32页 |
3.3.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式单一 | 第32页 |
3.3.4 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视程度不高 | 第32-33页 |
4 凌源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策及建议 | 第33-40页 |
4.1 提升动力,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队伍建设 | 第33-34页 |
4.1.1 内部发掘能人 | 第33-34页 |
4.1.2 对外聘请高人 | 第34页 |
4.1.3 上级选派高素质人才 | 第34页 |
4.2 挖掘潜力,注重因村制宜选准发展项目 | 第34-36页 |
4.2.1 发挥区位优势 | 第35页 |
4.2.2 发展主导产业 | 第35页 |
4.2.3 搞好旅游开发 | 第35-36页 |
4.3 增强活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第36-37页 |
4.3.1 多元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36页 |
4.3.2 建立村集体经济综合体 | 第36-37页 |
4.3.3 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 | 第37页 |
4.4 借助外力,加大政策资金倾斜扶持力度 | 第37-40页 |
4.4.1 加大财政政策倾斜力度 | 第38页 |
4.4.2 加强土地政策支持 | 第38页 |
4.4.3 实施税收减免政策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A 凌源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第45-48页 |
附录 B 凌源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座谈提纲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