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卫生基础科学论文--卫生毒理论文

内质网应激在三丁基锡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2页
1 材料第12-19页
    1.1 三丁基锡(Tributyltin, TBT)第12页
    1.2 实验用细胞系第12页
    1.3 主要试剂第12-14页
    1.4 主要实验耗材第14-15页
    1.5 主要实验仪器第15页
    1.6 细胞培养用液第15-16页
        1.6.1 10%血清的完全培养基(V/V)第15-16页
        1.6.2 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d saline,PBS)第16页
        1.6.3 胰蛋白酶消化液第16页
        1.6.4 细胞冻存液第16页
        1.6.5 细胞裂解液第16页
    1.7 MTT细胞工作液第16页
    1.8 PCR相关用液第16-17页
        1.8.1 0.1%DEPC水第16页
        1.8.2 引物储备液第16页
        1.8.3 1×TAE缓冲溶液第16-17页
        1.8.4 1%琼脂糖凝胶液第17页
        1.8.5 2.5%琼脂糖凝胶液第17页
    1.9 BSA蛋白标准液第17页
    1.10 Western-Blot相关用液第17-19页
        1.10.1 30%丙烯酰胺溶液第17页
        1.10.2 1.0mMTris-HCl溶液(PH=6.8)第17页
        1.10.3 1.5mMTris-HCl溶液(PH=8.8)第17页
        1.10.4 10%过硫酸铵溶液(AP)第17页
        1.10.5 10%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SDS)第17页
        1.10.6 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第17页
        1.10.7 1×转膜缓冲液第17-18页
        1.10.8 TBST缓冲液第18页
        1.10.9 5×丽春红染色液第18页
        1.10.10 封闭液/二抗稀释液第18页
        1.10.11 一抗稀释液第18-19页
2 方法第19-31页
    2.1 细胞培养与处理第19-20页
        2.1.1 细胞复苏第19页
        2.1.2 细胞传代第19页
        2.1.3 细胞冻存第19页
        2.1.4 细胞计数第19-20页
    2.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第20页
    2.3 蛋白组学和数据分析第20-22页
        2.3.1 i TRAQ定量分析蛋白质组学实验过程第20-22页
        2.3.2 原始质谱数据第22页
        2.3.3 数据库检索第22页
    2.4 总RNA提取第22-23页
    2.5 RNA质量鉴定第23页
        2.5.1 RNA浓度及纯度测定第23页
        2.5.2 RNA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3页
    2.6 逆转录合成cDNA第23-24页
    2.7 引物设计和合成第24-25页
    2.8 普通PCR第25-26页
        2.8.1 PCR体系第25页
        2.8.2 PCR反应扩增条件第25-26页
        2.8.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6页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6-27页
        2.9.1 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第26-27页
        2.9.2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第27页
    2.10 总蛋白提取及定量第27-28页
        2.10.1 总蛋白提取第27页
        2.10.2 BCA法测样品中蛋白含量第27-28页
    2.11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第28-30页
        2.11.1 SDS-PAGE凝胶制备第28-29页
        2.11.2 蛋白样品准备及上样第29页
        2.11.3 电泳第29页
        2.11.4 转膜第29页
        2.11.5 丽春红染色第29页
        2.11.6 封闭第29页
        2.11.7 一抗孵育第29页
        2.11.8 二抗孵育第29-30页
        2.11.9 曝光及成像第30页
    2.12 电镜下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第30-31页
        2.12.1 细胞样品收集第30页
        2.12.2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及镜下观察第30-31页
    2.13 统计学分析第31页
3 结果第31-48页
    3.1 TBT影响HL7702细胞的增殖第31-32页
    3.2 蛋白组学聚类分析第32-33页
    3.3 蛋白质组结果第33-37页
        3.3.1 蛋白质组结果总体情况第33-34页
        3.3.2 HL7702细胞暴露于低浓度TBT后的蛋白表达第34页
        3.3.3 HL7702细胞暴露于中浓度TBT后的蛋白表达第34-35页
        3.3.4 HL7702细胞暴露于高浓度TBT后的蛋白表达第35-36页
        3.3.5 蛋白质组结果总结第36-37页
    3.4 TBT诱导XBP1剪切第37页
    3.5 TBT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7-38页
    3.6 TBT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8-46页
    3.7 TBT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第46-48页
4 讨论第48-53页
    4.1 TBT对HL7702细胞增殖的影响第48页
    4.2 TBT对HL7702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4.3 TBT诱导HL770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第49页
    4.4 TBT激活HL7702细胞中的PERK-eIF2α通路第49-50页
    4.5 TBT激活ATF6介导的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第50页
    4.6 TBT激活HL7702细胞中的IRE1-XBP1通路第50-51页
    4.7 TBT下调部分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第51-52页
    4.8 TBT诱导PERK/eIF2α依赖的促凋亡转录因子CHOP激活第52-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氧条件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肉鸡心肌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n-3多不饱和脂肪酸抗黑色素瘤肺转移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