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现代论文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1 研究缘由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页
    (四) 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第15-17页
        1 研究重难点第15-16页
        2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7-32页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第17-24页
        1 我国已踏入世界工业大国行列第17-18页
        2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第18-19页
        3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19-20页
        4 资源环境性约束凸显第20-21页
        5 “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第21页
        6 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新浪潮正在蓄势待发第21-22页
        7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第22-23页
        8 国际金融危机所引致的世界经济负面因素仍然存在第23-24页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1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工业化思想第24-25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工业化思想第25-29页
    (三)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第29-32页
        1 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第29-30页
        2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第30-32页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2-52页
    (一) 对新型工业化赋予新的内涵第32-36页
        1 新发展理念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导方针第32-34页
        2 新“四化”同步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第34-35页
        3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第35-36页
    (二)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第36-40页
        1 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导向第36-37页
        2 牢牢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第37-38页
        3 防止出现脱实就虚的问题第38-39页
        4 严格把控生态红线第39-40页
    (三)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重要的阶段性任务第40-45页
        1 信息化与工业化要实现深度融合第41-42页
        2 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42页
        3 提升供给质量,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42-44页
        4 提高工业化发展的生态效益第44-45页
    (四)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现实性途径第45-52页
        1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第45-46页
        2 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迈进第46-47页
        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第47-48页
        4 开辟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第48-50页
        5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工业化发展新空间第50-52页
三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重要意义第52-58页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意义第52-55页
        1 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实现了继承和发展第52-53页
        2 为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扩充了新内容第53-55页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现实意义第55-58页
        1 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第55-56页
        2 为新时代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贡献了战略智慧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