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20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15页 |
(一) 选题必要性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评 | 第8-15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二) 重点和难点 | 第17-18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一) 基本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概述 | 第20-34页 |
第一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内涵、产生原因、定性及特征 | 第20-24页 |
一、内涵 | 第20页 |
二、产生原因 | 第20-21页 |
三、定性 | 第21-23页 |
四、特征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全球分布及管理现状 | 第24-30页 |
一、全球分布 | 第24-28页 |
二、全球管理现状 | 第28-30页 |
第三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内存在的隐患及成因 | 第30-32页 |
一、存在的隐患 | 第30-31页 |
二、隐患的成因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法律规制 | 第34-52页 |
第一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内的合法性问题 | 第34-37页 |
一、合法性问题探讨的意义 | 第34页 |
二、合法性问题探讨的焦点 | 第34-35页 |
三、合法性问题探讨的难点 | 第35-37页 |
四、合法性问题的应对思路 | 第37页 |
第二节 法律规制之建立合作共管组织 | 第37-41页 |
一、北美防空识别区的经验 | 第38-39页 |
二、建立重叠区内合作共管组织的思路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法律规制之制定具体实施规则 | 第41-48页 |
一、对划设防空识别区的限制问题 | 第42-43页 |
二、重叠区内的规制对象问题 | 第43-45页 |
三、重叠区内航空器的意图判断问题 | 第45-47页 |
四、对重叠区内航空器的具体处置问题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法律规制之相关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 第48-51页 |
一、重叠当事国之设置国的权利与义务 | 第49-50页 |
二、重叠当事国之非设置国的权利和义务 | 第50页 |
三、非重叠当事国的权利和义务 | 第50页 |
四、相关各国的共同权利和义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危机管控 | 第52-62页 |
第一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危机管控的必要性、难点和可行性分析 | 第52-54页 |
一、危机管控的必要性分析 | 第52-53页 |
二、危机管控的难点分析 | 第53页 |
三、危机管控机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危机管控类似机制的借鉴分析 | 第54-58页 |
一、《美苏防止海上事故协定》 | 第55-56页 |
二、《日俄防止海上事故协定》 | 第56-58页 |
第三节 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危机管控构建思路 | 第58-61页 |
一、前期准备阶段 | 第58页 |
二、构建危机管控定期协商机制 | 第58-59页 |
三、构建危机管控实施机制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法律规制和危机管控建议 | 第62-70页 |
第一节 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法律规制建议 | 第62-66页 |
一、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内的合法性问题探讨 | 第62-64页 |
二、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法律规制的难点、可行性分析 | 第64-65页 |
三、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法律规制思路 | 第65-66页 |
第二节 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危机管控建议 | 第66-69页 |
一、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危机管控的难点、可行性分析 | 第66-67页 |
二、中日韩防空识别区重叠区的危机管控思路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