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风电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1.1 中国风力能源分布 | 第11-12页 |
1.1.2 风力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 风机齿轮箱工作原理与故障 | 第13-15页 |
1.2.1 齿轮箱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2.2 齿轮箱主要故障 | 第14-15页 |
1.3 齿轮箱主要润滑方式 | 第15-16页 |
1.4 风机齿轮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齿轮接触应力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齿轮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3 齿轮润滑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风机齿轮箱传动系统分析 | 第21-39页 |
2.1 确定传动方案 | 第22-23页 |
2.2 尺寸计算 | 第23-34页 |
2.2.1 传动比分配 | 第23-24页 |
2.2.2 行星传动设计 | 第24-27页 |
2.2.3 中速级传动设计 | 第27-30页 |
2.2.4 高速级传动设计 | 第30-34页 |
2.3 建模与装配 | 第34-38页 |
2.3.1 UG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2.3.2 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 | 第35-36页 |
2.3.3 整体装配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关键部件模态分析 | 第39-55页 |
3.1 模态分析 | 第39-42页 |
3.1.1 基本理论 | 第39-41页 |
3.1.2 模态分析基本步骤 | 第41-42页 |
3.2 行星架模态分析 | 第42-45页 |
3.3 行星齿轮固有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3.4 高速齿轮轴固有特性分析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4章 接触应力分析和温度场分析 | 第55-73页 |
4.1 齿轮接触理论 | 第55-58页 |
4.1.1 经典接触理论 | 第55-56页 |
4.1.2 有限元接触理论 | 第56-57页 |
4.1.3 齿轮接触应力分析流程 | 第57-58页 |
4.2 接触分析 | 第58-64页 |
4.2.1 行星轮与内齿圈接触分析 | 第58-61页 |
4.2.2 行星轮与太阳轮接触分析 | 第61-63页 |
4.2.3 斜齿轮4与斜齿轮5接触分析 | 第63-64页 |
4.3 行星齿轮温度场分析 | 第64-69页 |
4.3.1 载荷的确定 | 第64-68页 |
4.3.2 齿轮温度场分析 | 第68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4.4 行星架分析及改进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润滑对固有特性、接触温度和温度场影响 | 第73-83页 |
5.1 Stribeck曲线与润滑关系 | 第73-74页 |
5.2 齿轮润滑状态判据 | 第74-75页 |
5.3 摩擦因数对固有特性影响 | 第75-76页 |
5.4 摩擦因数对接触力的影响 | 第76-80页 |
5.4.1 在全膜摩擦状态摩擦因数对齿轮啮合的影响 | 第77-78页 |
5.4.2 在混合润滑状态摩擦因数对齿轮啮合的影响 | 第78页 |
5.4.3 在边界润滑状态摩擦因数对齿轮啮合的影响 | 第78-80页 |
5.5 摩擦因数对齿轮温度场影响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附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