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依达拉奉口服吸收机制及制剂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及课题设计思路第11-18页
    1.1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及研究概况第11-14页
        1.1.1 依达拉奉第11页
        1.1.2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第11-12页
        1.1.3 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研究第12-13页
        1.1.4 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研究第13-14页
        1.1.5 依达拉奉其他方面研究第14页
    1.2 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第14-15页
        1.2.1 原位胃吸收法第14页
        1.2.2 离体肠吸收研究方法第14-15页
        1.2.3 在体肠吸收研究方法第15页
    1.3 微丸及胃部滞留制剂第15-16页
        1.3.1 微丸第15-16页
        1.3.2 胃部滞留制剂第16页
    1.4 论文设计思路第16-1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设计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依达拉奉的含量测定方法学及理化性质研究第18-24页
    2.1 仪器与试药第18页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8-22页
        2.2.1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第18-21页
        2.2.2 依达拉奉基本理化性质考察第21-22页
    2.3 讨论第22页
    2.4 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依达拉奉口服吸收机制研究及影响因素考察第24-33页
    3.1 实验材料第24页
        3.1.1 实验动物第24页
        3.1.2 仪器与试药第24页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4-32页
        3.2.1 依达拉奉肠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考察第24-29页
        3.2.2 依达拉奉的口服胃吸收情况考察第29-32页
    3.3 讨论第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的研制第33-45页
    4.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4.1.1 实验动物第33页
        4.1.2 仪器与试药第33-34页
    4.2 方法与结果第34-43页
        4.2.1 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4-35页
        4.2.2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第35页
        4.2.3 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第35页
        4.2.4 挤出-滚圆法制备依达拉奉含药微丸第35-39页
        4.2.5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制备工艺研究第39-43页
    4.3 讨论第43-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片的研制第45-49页
    5.1 仪器与试药第45页
    5.2 方法与结果第45-48页
        5.2.1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片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第45-46页
        5.2.2 微丸压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考察第46-47页
        5.2.3 微丸片质量考察第47-48页
    5.3 讨论第48页
    5.4 总结第48-49页
第六章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片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第49-56页
    6.1 实验材料第49页
        6.1.1 实验动物第49页
        6.1.2 仪器与试药第49页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9-55页
        6.2.1 依达拉奉血浆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9-52页
        6.2.2 依达拉奉胃粘附微丸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第52-53页
        6.2.3 数据处理第53-55页
    6.3 讨论第55页
    6.4 小结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酸特比萘芬传递体的研究
下一篇:双藤微乳凝胶剂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