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次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Ni/MH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Ni/MH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 ·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AB_5型稀土系贮氢合金 | 第16页 |
| ·非AB_5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 | 第16-17页 |
| ·AB_2型Laves相贮氢合金 | 第17-18页 |
| ·AB/A_2B型贮氢合金 | 第18页 |
| ·V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La-Mg-Ni系贮氢合金研究进展 | 第20-32页 |
| ·R-Mg-Ni系贮氢合金的结构特性 | 第20-21页 |
| ·三元La-Mg-Ni系贮氢合金的气态贮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 第21-23页 |
| ·La-Mg-Ni系合金的元素成分改性研究 | 第23-29页 |
| ·La-Mg-Ni系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9-30页 |
|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 ·合金的成分设计及样品制备 | 第32页 |
| ·合金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8页 |
| ·合金电极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电化学测试装置 | 第34-35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Al替代部分Ni对无钴La_(0.7)Mg_(0.3)Ni_(3.5)贮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8页 |
| ·合金的相结构 | 第38-39页 |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39-46页 |
| ·循环稳定性 | 第39-42页 |
| ·动力学性能 | 第42-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Al和Co对La_(0.7)Mg_(0.3)Ni_(2.75)Co_(0.75-x)Al_x(x=0-0.4)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贮氢性能的相关作用及其影响机制 | 第48-64页 |
| ·合金的相结构 | 第48-50页 |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50-57页 |
| ·活化性能、放电容量 | 第50-52页 |
| ·循环稳定性 | 第52-53页 |
| ·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 第53-57页 |
| ·循环稳定性改善的机制 | 第57-62页 |
| ·循环过程中合金表面形貌变化 | 第58页 |
| ·合金表面被腐蚀特征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Ni替代部分Co及退火处理对La_(0.7)Mg_(0.3)Ni_(2.75)Co_(0.45)Al_(0.3)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贮氢性能的影响 | 第64-76页 |
| ·合金的相结构 | 第64-65页 |
|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65-73页 |
| ·放电容量及循环稳定性 | 第65-69页 |
| ·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80页 |
| ·研究结果总结 | 第76-77页 |
| ·对将来研究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第77-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