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小额信贷相关概念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小额信贷风险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及其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36页 |
2.1 小额信贷及小额信贷组织 | 第22-26页 |
2.1.1 小额信贷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4页 |
2.1.2 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24-26页 |
2.2 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业务流程 | 第26-28页 |
2.3 国外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第28-35页 |
2.3.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B)模式 | 第28-29页 |
2.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模式 | 第29-31页 |
2.3.3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 | 第31-32页 |
2.3.4 国外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行现状及信用风险分析 | 第36-48页 |
3.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模式运行现状 | 第36-40页 |
3.1.1 目标客户 | 第36-37页 |
3.1.2 业务种类 | 第37-38页 |
3.1.3 贷款方式 | 第38-39页 |
3.1.4 贷款利率 | 第39-40页 |
3.1.5 贷款额度 | 第40页 |
3.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分析 | 第40-44页 |
3.2.1 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所面临的风险 | 第40-42页 |
3.2.2 小额信贷公司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42-43页 |
3.2.3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 第43-44页 |
3.3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44-47页 |
3.3.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方式 | 第44-46页 |
3.3.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信用评分控制体系 | 第48-65页 |
4.1 信用评分法在小额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 小额信贷信用评分体系的设计 | 第49-64页 |
4.2.1 指标的选取 | 第49-53页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3-61页 |
4.2.3 信用等级评分表的构建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评分体系案例分析 | 第65-69页 |
5.1 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及处理 | 第65-66页 |
5.2 信用评分表的实际运用 | 第66-68页 |
5.3 信用评分表的效果评价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