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基于有限元—离散元耦合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多尺度分析方法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混凝土有限元离散元研究现状和FEM-DEM耦合方法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混凝土有限元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混凝土离散元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0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20-23页
        1.4.1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20-22页
        1.4.2 本论文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有限元显式隐式积分方法与离散元混凝土本构第23-39页
    2.1 OpenSees有限元显式隐式积分计算方法第23-27页
        2.1.1 有限元显式积分计算方法第23-25页
        2.1.2 有限元隐式积分计算方法第25-27页
    2.2 Yade离散元基础第27-34页
        2.2.1 计算流程第27-29页
        2.2.2 相互作用应变计算第29-31页
        2.2.3 相互作用物理参数计算第31页
        2.2.4 相互作用力计算第31-32页
        2.2.5 颗粒运动积分第32-33页
        2.2.6 计算耗时第33-34页
    2.3 Yade离散元混凝土本构模型简介第34-38页
        2.3.1 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建立第34-35页
        2.3.2 相互作用法向应力-应变关系第35-37页
        2.3.3 相互作用切向应力-应变关系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及计算平台集成第39-73页
    3.1 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第39-40页
    3.2 计算平台集成及显式/隐式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第40-45页
        3.2.1 计算平台的集成第41-42页
        3.2.2 使用显式积分方法的程序流程第42-43页
        3.2.3 使用隐式积分方法的程序流程第43-45页
    3.3 离散元混凝土试样几何参数确定及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第45-57页
        3.3.1 几何参数确定第45-49页
        3.3.2 物理参数的标定及敏感性分析第49-57页
    3.4 素混凝土柱数值算例第57-69页
        3.4.1 模型建立第57-59页
        3.4.2 显式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第59-62页
        3.4.3 隐式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第62-64页
        3.4.4 细观结果分析第64-69页
    3.5 显式/隐式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对比第69-70页
    3.6 离散元计算耗时研究第70-72页
    3.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分析第73-112页
    4.1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数值模拟第73-75页
    4.2 宏观结果分析第75-79页
        4.2.1 挠度曲线第75-76页
        4.2.2 混凝土单元应力分布第76-78页
        4.2.3 钢筋受力情况第78-79页
    4.3 细观结果分析第79-102页
        4.3.1 受拉应力分布第79-87页
        4.3.2 受压应力分布第87-94页
        4.3.3 损伤分析第94-102页
    4.4 FEM-DEM耦合跨尺度方法与有限元截断DP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第102-111页
        4.4.1 截断DP模型与参数的确定第102-106页
        4.4.2 与截断DP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第106-111页
    4.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5章 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大规模并行及剪力墙分析第112-146页
    5.1 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大规模并行分布式计算第112-115页
        5.1.1 基本原理第112-114页
        5.1.2 并行与串行对比第114-115页
    5.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数值模拟第115-118页
    5.3 宏观结果分析第118-120页
        5.3.1 侧向位移曲线第118-119页
        5.3.2 混凝土单元应力分布第119-120页
    5.4 细观结果分析第120-141页
        5.4.1 受拉应力分布第120-128页
        5.4.2 受压应力分布第128-135页
        5.4.3 损伤分析第135-141页
    5.5 FEM-DEM耦合跨尺度方法与有限元截断DP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第141-143页
    5.6 并行FEM-DEM耦合跨尺度分析方法计算效率研究第143-144页
    5.7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46-149页
    6.1 结论第146-147页
    6.2 展望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附录第156-168页
    附录1第156-159页
    附录2第159-160页
    附录3第160-164页
    附录4第164-165页
    附录5第165-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下一篇:DNA修复基因XPD、ERCC6、XRCC5、BLM及WRN的基因多态性与早老性白内障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