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方面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方面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 第17页 |
2.2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 | 第17-20页 |
2.2.1 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三个阶段 | 第17-19页 |
2.2.2 ZG银行不良资产分类情况 | 第19-20页 |
2.3 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3.1 不良资产处置内涵 | 第20页 |
2.3.2 不良资产处置原则 | 第20-21页 |
2.3.3 优化决策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现状 | 第22-31页 |
3.1 ZG银行概况 | 第22页 |
3.2 ZG银行XX分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 | 第22-28页 |
3.2.1 ZG银行XX分行信贷资产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3.2.2 ZG银行XX分行关注类贷款情况 | 第23-24页 |
3.2.3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情况 | 第24-28页 |
3.3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 第28-29页 |
3.4 银行不良资产的危害 | 第29-31页 |
第四章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处置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9页 |
4.1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第31-36页 |
4.1.1 现金清收 | 第31-33页 |
4.1.2 债务重组 | 第33-34页 |
4.1.3 批量转让 | 第34-35页 |
4.1.4 呆账核销 | 第35-36页 |
4.2 不良资产处置概况 | 第36-37页 |
4.3 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3.1 常规处置方式存在局限性 | 第37页 |
4.3.2 人力配备不够到位和专业 | 第37-38页 |
4.3.3 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 第38页 |
4.3.4 信贷资产风险管控有待加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优化对策及保障措施 | 第39-48页 |
5.1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优化对策 | 第39-44页 |
5.1.1 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手段 | 第39-41页 |
5.1.2 建立专业化团队 | 第41-42页 |
5.1.3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 第42-43页 |
5.1.4 加强风险管控 | 第43-44页 |
5.2 ZG银行XX分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保障措施 | 第44-46页 |
5.2.1 外部力量保障 | 第44-45页 |
5.2.2 人员配置保障 | 第45页 |
5.2.3 信息共享保障 | 第45页 |
5.2.4 风险控制保障 | 第45-46页 |
5.2.5 管理支持保障 | 第46页 |
5.3 效果评估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