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 (一) 研究新世纪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1-12页 |
| 2.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二、消费主义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20页 |
| (一) 何谓消费与消费社会 | 第14-17页 |
| 1. 什么是消费 | 第14页 |
| 2. 什么是消费社会 | 第14-15页 |
| 3. 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 (二) 消费主义 | 第17-19页 |
| 1. 消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 | 第17-18页 |
| 2. 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 第18-19页 |
| (三) 中国逐步走向消费社会 | 第19-20页 |
| 三、消费主义与新世纪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 | 第20-40页 |
| (一) 中国电视消费文化的传播 | 第20-23页 |
| 1. 电视媒体深受受众喜爱的原因 | 第20-21页 |
| 2. 中国电视消费主义倾向的表现形式 | 第21-23页 |
| (二) 婚恋题材电视剧概念的界定 | 第23-27页 |
| 1. 何谓婚恋题材电视剧 | 第23-25页 |
| 2. 婚恋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 (三) 新世纪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的消费主义倾向 | 第27-40页 |
| 1. 婚恋题材电视剧的生产机制 | 第27-33页 |
| 2. 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消费主义表现 | 第33-40页 |
| 四、新世纪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呈现消费主义倾向的原因 | 第40-43页 |
| (一) 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 | 第40页 |
| (二) 中国社会的转型 | 第40-43页 |
| 1. 经济转型 | 第40-41页 |
| 2. 文化转型 | 第41-43页 |
| 五、对新世纪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消费主义倾向的思考 | 第43-46页 |
| (一) 婚恋剧消费主义倾向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 第43页 |
| 1. 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繁荣 | 第43页 |
| 2. 满足受众的生活需求 | 第43页 |
| (二) 婚恋剧消费主义倾向所引发的负面效应 | 第43-46页 |
| 1. 婚恋剧趋向媚俗,缺乏人文关怀 | 第43-44页 |
| 2. 婚恋剧趋向同质化,资源浪费严重 | 第44-45页 |
| 3. 婚恋剧传播不当价值观,容易使受众精神沉沦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