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真菌(霉菌)与放线菌论文--念珠菌论文

白念珠菌Ysy6和Atg8在内质网压力应答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第一节 白念珠菌的基本特性及其致病性第12-14页
    第二节 白念珠菌的形态发生第14-16页
    第三节 内质网压力应答机制第16-24页
        1.3.1 内质网压力第16页
        1.3.2 内质网压力应答概述第16-17页
        1.3.3 内质网压力应答途径第17-24页
    第四节 Ysy6及其同源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第五节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第26-29页
        1.5.1 选题依据第26-27页
        1.5.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54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29-39页
        2.1.1 实验菌株第29-30页
        2.1.2 质粒第30-31页
        2.1.3 引物第31-32页
        2.1.4 实验动物第32页
        2.1.5 实验细胞第32-33页
        2.1.6 实验仪器第33页
        2.1.7 实验试剂第33-34页
        2.1.8 培养基第34-36页
        2.1.9 实验溶液第36-39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39-54页
        2.2.1 白念珠菌的活化第39页
        2.2.2 白念珠菌的转化(醋酸锂转化法)第39-40页
        2.2.3 白念珠菌基因组的提取第40-41页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1页
        2.2.5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第41-42页
        2.2.6 酶切体系第42页
        2.2.7 DNA连接体系第42页
        2.2.8 白念珠菌的基因敲除第42-44页
        2.2.9 白念珠菌Ysy6的细胞学定位第44-45页
        2.2.10 白念珠菌的压力敏感性测定第45页
        2.2.11 白念珠菌在药物处理下的液体生长测定第45页
        2.2.12 分泌型酸性磷酸酶(SAPs)糖基化水平的测定第45-46页
        2.2.13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第46页
        2.2.14 液泡膜通透性(vacuolar membrane permeability, VMP)的测定第46页
        2.2.15 线粒体膜电势(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测定第46-47页
        2.2.16 ATP含量的测定第47页
        2.2.17 胞内ROS的测定第47页
        2.2.18 白念珠菌RNA的提取纯化、c DNA的合成检验第47-49页
        2.2.19 实时定量PCR第49-50页
        2.2.20 Western Blotting第50-51页
        2.2.21 HAC1 m RNA剪接分析第51页
        2.2.22 白念珠菌的菌丝诱导第51页
        2.2.23 白念珠菌絮凝能力的测定第51-52页
        2.2.24 白念珠菌黏附能力的测定第52页
        2.2.25 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第52页
        2.2.26 胞外水解酶分泌能力的检测第52页
        2.2.27 白念珠菌与巨噬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能力的测定第52-53页
        2.2.28 小鼠系统性感染能力测定第53-5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4-80页
    第一节 白念珠菌Ysy6蛋白的鉴定第54-60页
        3.1.1 白念珠菌Ysy6蛋白序列分析第54页
        3.1.2 白念珠菌YSY6基因敲除及回补菌株的构建第54-58页
        3.1.3 白念珠菌Ysy6蛋白的定位第58页
        3.1.4 双缺菌株atg8Δ/Δysy6Δ/Δ 的构建第58-60页
    第二节 Ysy6和Atg8对内质网功能的影响第60-65页
        3.2.1 YSY6和ATG8基因缺失对各种离子压力敏感性的影响第60-61页
        3.2.2 YSY6和ATG8基因缺失对蛋白糖基化功能的影响第61-62页
        3.2.3 YSY6和ATG8缺失对衣霉素敏感性的影响第62-64页
        3.2.4 YSY6和ATG8缺失在TN条件下对质膜损伤和液泡膜通透性的影响第64-65页
    第三节 Ysy6和Atg8在内质网压力应答中的功能第65-72页
        3.3.1 YSY6和ATG8缺失在TN条件下对ROS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65-66页
        3.3.2 YSY6和ATG8缺失在TN条件下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第66-68页
        3.3.3 YSY6和ATG8同时缺失在TN条件下对UPR途径的影响第68-70页
        3.3.4 YSY6和ATG8缺失在TN条件下对内质网自噬的影响第70-72页
    第四节 Ysy6和Atg8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第72-75页
        3.4.1 YSY6和ATG8缺失对菌丝发育能力的影响第72页
        3.4.2 YSY6和ATG8缺失对絮凝能力的影响第72-73页
        3.4.3 YSY6和ATG8缺失对黏附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第73-74页
        3.4.4 YSY6和ATG8缺失对白念珠菌嵌入式生长能力的影响第74-75页
    第五节 Ysy6和Atg8在白念珠菌致病方面的功能第75-80页
        3.5.1 YSY6和ATG8缺失对胞外水解酶分泌能力的影响第75-76页
        3.5.2 YSY6和ATG8缺失对白念珠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第76-77页
        3.5.3 YSY6和ATG8缺失对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小鼠能力的影响第77-80页
第四章 讨论第80-85页
    第一节 白念珠菌Ysy6的序列和功能分析第80-81页
    第二节 白念珠菌Ysy6和Atg8对内质网功能维持的影响第81-82页
    第三节 白念珠菌Ysy6和Atg8与内质网压力应答的关系第82-84页
    第四节 Ysy6和Atg8对白念珠菌形态发生及致病性的影响第84-8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第一节 结论第85页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第85-86页
    第三节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98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脉祛浊汤的抗炎镇痛药效及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炎性因子的影响
下一篇:迟缓爱德华菌sRNA的筛选和鉴定及sRNA_EsR240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