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AP复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概述 | 第13-15页 |
2 AP复合体生物学功能 | 第15-21页 |
2.1 AP1复合体 | 第15-17页 |
2.2 AP2复合体 | 第17-18页 |
2.3 AP3复合体 | 第18-19页 |
2.4 AP4和AP5复合体 | 第19-21页 |
3 展望 | 第21-22页 |
4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接头蛋白复AP1σ亚基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分离与制备 | 第23-34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4.1 拟南芥培养与生长条件 | 第24页 |
4.2 T-DNA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 第24-25页 |
4.3 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4.4 拟南芥RNA提取 | 第26-27页 |
4.5 cDNA合成 | 第27-28页 |
4.6 半定量RT-PCR | 第28-29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5.1 接头蛋白AP1σ亚基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29-31页 |
5.2 拟南芥AP1σ1和AP1σ2基因T-DNA突变体的分离与制备 | 第31-33页 |
6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接头蛋白复合体AP1σ亚基的发育表型分析 | 第34-43页 |
1 前言 | 第3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4页 |
4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4.1 亚历山大花粉活性检测法 | 第34-35页 |
4.2 拟南芥突变体土上表型分析方法 | 第35页 |
4.3 拟南芥突变体显微表型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4.3.1 花器官显微表型观察 | 第36页 |
4.3.2 角果内种子显微表型观察 | 第36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6-42页 |
5.1 AP1σ1和AP1σ2功能缺失对植物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6-37页 |
5.2 AP1σ1和AP1σ2功能缺失对植株结实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5.3 AP1σ1和AP1σ2功能缺失对植株花器管发育的影响 | 第39-42页 |
6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AP1σ亚基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3-55页 |
1 前言 | 第4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4 实验方法 | 第44-51页 |
4.1 表达载体构建策略 | 第44-45页 |
4.2 表达载体构建方法 | 第45-50页 |
4.2.1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45页 |
4.2.2 切胶回收 | 第45-46页 |
4.2.3 提取质粒 | 第46-47页 |
4.2.4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片段和载体 | 第47页 |
4.2.5 DNA纯化 | 第47页 |
4.2.6 连接反应 | 第47-48页 |
4.2.7 大肠杆菌感受态(JM109)制备 | 第48页 |
4.2.8 大肠杆菌转化 | 第48-49页 |
4.2.9 阳性克隆鉴定 | 第49页 |
4.2.10 农杆菌转化 | 第49-50页 |
4.2.11 菌种保存 | 第50页 |
4.3 拟南芥转基因方法 | 第50页 |
4.4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参数与定量方法 | 第50-51页 |
5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5.1 AP1σ表达载体构建 | 第51-52页 |
5.2 AP1σ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2-54页 |
6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1 抗生素和主要药品母液配制方法 | 第62页 |
2 培养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