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 1.1 C-C键的构筑在生物医药的应用 | 第9-11页 |
| 1.2 氧化偶联构建C-C键 | 第11-14页 |
| 1.2.1 金属有机试剂为偶联原料 | 第12页 |
| 1.2.2 金属有机试剂与碳氢化合物为偶联原料 | 第12-13页 |
| 1.2.3 碳氢化合物为偶联原料 | 第13-14页 |
| 1.3 还原偶联构建C-C键 | 第14-19页 |
| 1.3.1 镍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15-16页 |
| 1.3.2 钯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16-17页 |
| 1.3.3 钴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17-18页 |
| 1.3.4 铜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18-19页 |
| 1.4 碘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1.4.1 碘的性质 | 第20页 |
| 1.4.2 碘参与的反应 | 第20-22页 |
| 1.5 有机电化学合成 | 第22-23页 |
| 1.6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1.7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2章 碘催化N-芳基甘氨酸酯官能团化电化学构建C-C键 | 第25-43页 |
| 2.1 甘氨酸酯去氢交叉偶联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2.2 立体依据以及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 2.3 甘氨酸酯衍生物的电化学去氢交叉偶联研究 | 第27-35页 |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7-31页 |
| 2.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 | 第31-33页 |
| 2.3.3 电化学去氢交叉偶联实用性研究 | 第33-34页 |
| 2.3.4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34-35页 |
| 2.4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 2.4.1 实验试剂与溶剂 | 第35-36页 |
| 2.4.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2.4.3 测试仪器 | 第36-37页 |
| 2.4.4 去氢交叉偶联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3章 呋喃酮的电化学合成 | 第43-53页 |
| 3.1 呋喃酮的合成进展 | 第43-45页 |
| 3.1.1 以乳酸乙酯为原料 | 第44页 |
| 3.1.2 以丙酮醛为原料 | 第44-45页 |
| 3.2 立体依据以及方案设计 | 第45页 |
| 3.3 呋喃酮的电化学研究 | 第45-51页 |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5-49页 |
| 3.3.2 丙酮醛回收 | 第49-50页 |
| 3.3.3 合成呋喃酮 | 第50-51页 |
| 3.3.4 机理探讨 | 第51页 |
| 3.4 实验器材 | 第51-52页 |
| 3.4.1 实验试剂与溶剂 | 第51页 |
| 3.4.2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 3.4.3 测试仪器 | 第51-5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