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含义 | 第11-13页 |
一、犯罪记录的概念及辨析 | 第11页 |
二、犯罪记录的作用 | 第11-12页 |
三、犯罪记录的封存与消灭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意义 | 第13-17页 |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 第13-14页 |
二、有利于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 第14页 |
三、有利于贯彻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现状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275条确立前的实践探索 | 第17-19页 |
一、“犯罪记录消灭”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 第17页 |
二、“联席会议”决定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法院 | 第17-18页 |
三、“行政处罚记录消灭制度”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法院试点 | 第18-19页 |
四、其他试点探索及经验总结 | 第19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275条的规定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缺陷 | 第21-27页 |
第一节 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21-23页 |
一、封存主体缺位 | 第21页 |
二、查询条件泛化 | 第21-22页 |
三、缺少程序性规定 | 第22页 |
四、适用范围太窄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权利救济机制缺失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缺乏系统协调性 | 第24-27页 |
一、与相关立法存在冲突 | 第24页 |
二、与户籍、人事、政审制度等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24-27页 |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完善建议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完善法律规定 | 第27-29页 |
一、明确封存的主体 | 第27页 |
二、具体查询的条件 | 第27-28页 |
三、规定封存与查询的程序 | 第28-29页 |
四、扩大封存对象的范围 | 第29页 |
第二节 完善信息泄露的追责救济机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完善配套措施 | 第30-33页 |
一、适当调整相关职业准入制度 | 第30-31页 |
二、分档管理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