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区域差异及其适度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8页
1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基础第18-21页
    1.1 适度人口理论第18-19页
    1.2 人地协调理论第19页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1页
2 中国人地关系变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2.1 中国人地关系变动情况第21-24页
        2.1.1 人口变动情况第21-22页
        2.1.2 耕地存量变动情况第22-23页
        2.1.3 耕地质量变动情况第23-24页
    2.2 中国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2.2.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第24页
        2.2.2 农地非农化利用效率较低第24-25页
        2.2.3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第25-26页
3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测算及分析第26-40页
    3.1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系数构建第26-28页
        3.1.1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系数的条件假设第26-27页
        3.1.2 耕地一阶人口承载系数构建第27页
        3.1.3 耕地二阶人口承载系数构建第27-28页
    3.2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适度性系数构建第28-29页
        3.2.1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适度性系数构建第28页
        3.2.2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适度性系数评价标准第28-29页
    3.3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第29-34页
        3.3.1 中国耕地资源总人口承载力测算第29-31页
        3.3.2 各地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第31-34页
    3.4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第34-40页
        3.4.1 中国耕地人口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第34-37页
        3.4.2 中国耕地人口承载力适度性分析第37-40页
4 中国耕地人口承载力趋势预测及评价第40-44页
    4.1 参数设定第40-42页
    4.2 中国耕地人口承载力趋势测算及分析第42-44页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4-47页
    5.1 主要结论第44-45页
    5.2 政策建议第45-47页
        5.2.1 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耕地质量第45页
        5.2.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证耕地存量第45-46页
        5.2.3 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合理城乡人口结构第46页
        5.2.4 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优化耕地利用方式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盐胁迫及甜菜碱、牛磺酸干预对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影响
下一篇:基于“精明收缩”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梁庄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