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植物细胞壁简介 | 第13-17页 |
1.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及组成 | 第13-14页 |
1.2 植物细胞壁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页 |
1.3 植物次生壁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次生壁的组分 | 第14-15页 |
1.3.2 次生壁异常突变体 | 第15-17页 |
2 植物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 第17-20页 |
3 植物CesA蛋白及功能研究 | 第20-26页 |
3.1 植物CesA蛋白的结构组成 | 第22-23页 |
3.2 与初生壁合成相关的CesA蛋白 | 第23-24页 |
3.3 与次生壁合成相关的CesA蛋白 | 第24-26页 |
4 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 第26-2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27-28页 |
6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水稻脆杆突变体(bc88)的遗传分析和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29-40页 |
1 前言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2.1 突变体来源 | 第29页 |
2.2 遗传群体的配制及种植 | 第29-30页 |
2.3 相关试剂及仪器 | 第30页 |
2.4 EMS化学诱变 | 第30-31页 |
2.5 水稻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6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32页 |
2.7 初定位的SSR标记 | 第32-33页 |
2.8 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3页 |
2.9 基因的预测 | 第33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3.1 bc88的表型特征 | 第33-35页 |
3.2 bc88的遗传分析 | 第35-36页 |
3.3 BC88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水稻BC88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第40-47页 |
1 前言 | 第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2.1 实验材料、菌种及质粒 | 第40页 |
2.2 相关试剂、仪器、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40-41页 |
2.3 武运粳7 DNA的提取 | 第41页 |
2.4 武运粳7 cDNA的合成 | 第41-42页 |
2.5 表达载体构建 | 第42-4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3.1 PBI121 BC88pro:: GUS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3.2 pCAMBIA 1300-2 ×35s:: eGFP: BC88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水稻的遗传转化 | 第47-53页 |
1 前言 | 第4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2.1 实验材料、菌种 | 第47页 |
2.2 相关试剂、培养基、仪器 | 第47-48页 |
2.3 水稻根瘤农杆菌(EHA105)的转化 | 第48-49页 |
2.4 水稻遗传转化的步骤 | 第49页 |
2.5 T1代转基因株系的阳性鉴定 | 第49-5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3.1 水稻遗传转化 | 第50-51页 |
3.2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水稻BC88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3-65页 |
1 前言 | 第5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53页 |
2.2 相关试剂及仪器 | 第53-54页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54-55页 |
2.4 GUS染色 | 第55页 |
2.5 石蜡切片观察 | 第55-56页 |
2.6 农杆菌(GV3101)介导的烟叶表皮细胞转化 | 第56页 |
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56-57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3.1 OsBC88的表达模式 | 第57-58页 |
3.2 OsBC88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58-60页 |
3.3 OsBC88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60-62页 |
4 讨论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1 抗生素、激素以及主要药品母液配制方法 | 第76-77页 |
2 培养基配方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