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18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活动行为调查法 | 第19-20页 |
1.3.2 空间句法 | 第20-21页 |
1.3.3 量化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1.5 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27-37页 |
2.1 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构成 | 第27-29页 |
2.1.1 内部公共空间的构成 | 第27-28页 |
2.1.2 动线设计 | 第28-29页 |
2.2 顾客的消费行为研究 | 第29-33页 |
2.2.1 顾客的消费过程 | 第29-32页 |
2.2.2 影响消费的情境 | 第32-33页 |
2.2.3 小结 | 第33页 |
2.3 环境行为相关研究 | 第33-37页 |
2.3.1 环境与行为关系 | 第33-34页 |
2.3.2 环境行为研究的意义 | 第34-35页 |
2.3.3 环境行为研究内容 | 第35页 |
2.3.4 人在空间中的寻路行为 | 第35-36页 |
2.3.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解析模式 | 第37-50页 |
3.1 活动行为调查法 | 第37-38页 |
3.1.1 观察点计数法 | 第37-38页 |
3.1.2 路径跟踪观察法 | 第38页 |
3.2 空间句法分析法 | 第38-48页 |
3.2.1 关于空间句法 | 第38-40页 |
3.2.2 空间句法的解析方法 | 第40-42页 |
3.2.3 空间句法的主要变量 | 第42-43页 |
3.2.4 空间句法的应用 | 第43-48页 |
3.2.5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3.3 量化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3.3.1 量化等级 | 第48-49页 |
3.3.2 关联分布图 | 第49页 |
3.3.3 SPSS数据分析法 | 第49-50页 |
第4章 上海地区大型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 第50-66页 |
4.1 上海商业中心布局 | 第50-53页 |
4.1.1 上海市级商业中心的发展与演变 | 第50-53页 |
4.1.2 上海城市道路句法特征分析 | 第53页 |
4.2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 第53-57页 |
4.2.1 大型购物中心在上海的发展历程 | 第54-56页 |
4.2.2 区域分布特点 | 第56页 |
4.2.3 建筑规模特点 | 第56-57页 |
4.3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的空间形态 | 第57-65页 |
4.3.1 空间分类 | 第57页 |
4.3.2 空间组合方式 | 第57-58页 |
4.3.3 内街式购物中心的平面形式 | 第58-61页 |
4.3.4 集中式购物中心的平面形式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以空间句法分析大型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 | 第66-105页 |
5.1 商业空间案例选取 | 第66-67页 |
5.2 商业空间案例概述 | 第67-75页 |
5.2.1 上海大宁广场购物中心 | 第67-69页 |
5.2.2 上海IAPM PLAZA环贸广场 | 第69-72页 |
5.2.3 上海KERRY CENTRE静安嘉里中心 | 第72-75页 |
5.2.4 小结 | 第75页 |
5.3 人流调研 | 第75-82页 |
5.3.1 调研准备 | 第75-76页 |
5.3.2 大宁国际购物中心调研数据整理 | 第76-79页 |
5.3.3 IAPM PLAZA调研数据整理 | 第79-81页 |
5.3.4 KERRY CENTER调研数据整理 | 第81-82页 |
5.4 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句法特征分析 | 第82-93页 |
5.4.1 大宁国际空间句法分析 | 第82-88页 |
5.4.2 IAPM PLAZA空间句法分析 | 第88-93页 |
5.5 以空间句法预测活动人流量 | 第93-97页 |
5.5.1 预测模式建立 | 第94-95页 |
5.5.2 预测模式分析 | 第95-97页 |
5.6 预测模式验证 | 第97-100页 |
5.6.1 KERRY CENTRE空间句法特征分析 | 第97-99页 |
5.6.2 预测结果验证 | 第99-100页 |
5.7 案例比较 | 第100-103页 |
5.7.1 公共空间与营业面积关系分析 | 第100-102页 |
5.7.2 核心空间分析 | 第102-10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3-11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第114-115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115-116页 |
附录D (人流调研统计表) | 第116-122页 |
附录E (各观察点人流量与空间变量赋值) | 第122-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