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可行性研究 | 第13页 |
1.3.2 地下换热器的间歇运行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5-18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重庆地区医疗建筑动态负荷特性研究 | 第18-36页 |
2.1 医疗建筑的使用特征分析 | 第19-23页 |
2.1.1 建筑功能的使用特征 | 第19-22页 |
2.1.2 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特征 | 第22-23页 |
2.2 室外气象条件 | 第23-24页 |
2.3 重庆市某医院综合楼动态负荷模拟 | 第24-30页 |
2.3.1 建筑概况 | 第24-25页 |
2.3.2 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2.3.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设定 | 第26-27页 |
2.3.4 建筑其他参数设定 | 第27-29页 |
2.3.5 自然室温模拟 | 第29-30页 |
2.4 建筑负荷特性分析 | 第30-35页 |
2.4.1 冷热源设计负荷的选取 | 第30-32页 |
2.4.2 医院空调负荷分项分部门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2.4.3 重庆地区医疗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参数分析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地埋管换热器分层换热模型的建立 | 第36-54页 |
3.1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概述 | 第36-39页 |
3.1.1 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3.1.2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模型类型 | 第37-39页 |
3.2 地埋管换热器实验系统 | 第39-43页 |
3.2.1 实验平台简介 | 第39-41页 |
3.2.2 测温传感器的制作与布置 | 第41-43页 |
3.2.3 实验安排 | 第43页 |
3.3 地埋管换热器分层换热模型的建立 | 第43-53页 |
3.3.1 物理模型 | 第44页 |
3.3.2 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3.3.3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46-48页 |
3.3.4 边界条件与求解参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3.3.5 模拟结果验证 | 第4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优化 | 第54-86页 |
4.1 工程一般设计方法 | 第54-60页 |
4.2 地埋管管群的方案优化研究 | 第60-82页 |
4.2.1 管群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7页 |
4.2.2 不同管群埋管形式的换热量分析 | 第67-69页 |
4.2.3 不同管群埋管形式的流量分析 | 第69-71页 |
4.2.4 管群运行参数优化选择 | 第71-78页 |
4.2.5 冬季设计工况经济性比较 | 第78-80页 |
4.2.6 夏季设计工况优化分析 | 第80-82页 |
4.3 优化设计流程总结 | 第82-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5 基于负荷预测的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调控策略研究 | 第86-108页 |
5.1 常用运行调控策略概述 | 第86-91页 |
5.1.1 调峰控制 | 第87页 |
5.1.2 定温控制 | 第87页 |
5.1.3 时间控制 | 第87-88页 |
5.1.4 温差控制 | 第88页 |
5.1.5 其他控制方法 | 第88-90页 |
5.1.6 常用运行调控策略比较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90-91页 |
5.2 基于负荷预测的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控制策略 | 第91-105页 |
5.2.1 基于负荷预测的控制策略的提出 | 第91-94页 |
5.2.2 建筑的负荷预测方法 | 第94-97页 |
5.2.3 冷却塔逐时出水温度的预测方法 | 第97-101页 |
5.2.4 地埋管出水温度的预测方法 | 第101-104页 |
5.2.5 热泵机组及冷水机组模型 | 第104-105页 |
5.3 基于负荷预测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 | 第105-10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8-109页 |
6.2 展望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附录 | 第122-123页 |
A.Fluent软件中用户自定义UDF源代码 | 第122-123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目录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