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牵引供电系统的概述 | 第9-10页 |
1.2 牵引供电系统分相区及过电分相技术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现有自动过分相技术 | 第10-12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技术 | 第13-33页 |
2.1 高速铁路磁钢式过分相技术 | 第13-20页 |
2.1.1 磁钢式过分相技术介绍 | 第13-14页 |
2.1.2 磁钢式过分相技术速度仿真数据 | 第14-17页 |
2.1.3 磁钢式过分相技术过电压仿真数据 | 第17-20页 |
2.2 柱上式真空隔离开关过分相方案原理 | 第20-28页 |
2.2.1 合闸过电压 | 第22-25页 |
2.2.2 截流过电压 | 第25-28页 |
2.3 柱上式开关过分相技术仿真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的自动过分相系统原理设计 | 第33-50页 |
3.1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柱上式自动过分相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33-37页 |
3.2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系统电气一次侧参数计算及器件选型 | 第37-42页 |
3.3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技术检测电路及控制策略 | 第42-48页 |
3.3.1 交流电检测 | 第42-44页 |
3.3.2 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 | 第44-46页 |
3.3.3 相位检测基本方法 | 第46-47页 |
3.3.4 驱动控制电路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电力电子化柱上式自动过分相暂态过程计算 | 第50-67页 |
4.1 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 | 第50-52页 |
4.2 高速动车电气参数计算 | 第52-54页 |
4.3 电力电子化自动过分相技术方案及暂态计算 | 第54-65页 |
4.3.1 IGBT开关组A合闸暂态过程分析 | 第56-61页 |
4.3.2 IGBT开关组A断开暂态过程分析 | 第61-64页 |
4.3.3 IGBT开关组B闭合、断开暂态过程分析 | 第64-65页 |
4.4 电力电子开关经济效益计算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电力电子化自动过分相过程仿真 | 第67-95页 |
5.1 基于电力电子化过分相过程建模 | 第67-75页 |
5.1.1 基于电力电子化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搭建 | 第67-69页 |
5.1.2 高速动车组建模 | 第69-75页 |
5.2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动作暂态仿真 | 第75-82页 |
5.2.1 IGBT开关组A合闸过程仿真分析 | 第75-77页 |
5.2.2 IGBT开关组A断开过程仿真分析 | 第77-78页 |
5.2.3 IGBT开关组B合闸过程仿真分析 | 第78-80页 |
5.2.4 IGBT开关组B开闸过程仿真分析 | 第80-82页 |
5.3 基于电力电子开关过分相系统仿真 | 第82-90页 |
5.3.1 IGBT器件过电压条件下电流电压仿真 | 第82-84页 |
5.3.2 理想条件下机车过分相全过程仿真 | 第84-90页 |
5.4 柱上式电力电子开关与柱上式真空隔离开关方案比较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