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电源研究近况和发展方向 | 第8-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Buck型DC/DC基本工作原理 | 第11-27页 |
2.1 DC/DC拓扑结构 | 第11-13页 |
2.2 Buck型转换器的稳态分析 | 第13-16页 |
2.2.1 CCM模式的稳态分析 | 第13-15页 |
2.2.2 输出纹波分析 | 第15-16页 |
2.3 DC/DC变换器的基本调制方式 | 第16-18页 |
2.3.1 脉冲宽度调制模式(PWM) | 第16页 |
2.3.2 脉冲频率调制模式(PFM) | 第16-17页 |
2.3.3 脉冲混合调制模式(PWM-PFM) | 第17页 |
2.3.4 脉冲跳周期调制模式(PSM) | 第17-18页 |
2.4 DC/DC变换器的基本控制方法 | 第18-20页 |
2.4.1 电压控制模式 | 第18-19页 |
2.4.2 电流控制模式电路 | 第19-20页 |
2.5 斜坡补偿原理与限流设计 | 第20-22页 |
2.5.1 斜坡补偿原理 | 第20-21页 |
2.5.2 斜坡补偿电路架构 | 第21-22页 |
2.6 系统整体结构及原理 | 第22-24页 |
2.6.1 系统整体结构 | 第22-24页 |
2.6.2 系统工作原理描述 | 第24页 |
2.7 芯片的外围设计 | 第24-27页 |
2.7.1 输入电容的选择 | 第24-25页 |
2.7.2 输出滤波电感电容滤波器的选择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子模块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 第27-47页 |
3.1 振荡电路 | 第27-31页 |
3.1.1 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 第27-28页 |
3.1.2 振荡器中比较器的设计 | 第28-30页 |
3.1.3 仿真图波形及分析 | 第30-31页 |
3.2 基准电路 | 第31-35页 |
3.2.1 二阶补偿原理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3.3 过温保护模块 | 第35-36页 |
3.3.1 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 第35-36页 |
3.4 软启动模块 | 第36-38页 |
3.5 电压调节器 | 第38-41页 |
3.5.1 LDO基本结构 | 第38-39页 |
3.5.2 LDO线性调制率分析 | 第39-41页 |
3.5.3 仿真结果 | 第41页 |
3.6 电压误差放大器设计 | 第41-45页 |
3.6.1 误差放大器电路结构及原理 | 第41-43页 |
3.6.2 误差放大器的仿真与验证 | 第43-45页 |
3.7 过压保护模块 | 第45-47页 |
3.7.1 过压保护模块结构原理 | 第45-46页 |
3.7.2 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整体电路模块仿真 | 第47-55页 |
4.1 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4.1.1 PWM峰值电流模工作波形 | 第47-48页 |
4.1.2 负载调整率 | 第48页 |
4.2 芯片效率分析 | 第48-50页 |
4.2.1 静态功耗 | 第49页 |
4.2.2 导通损耗 | 第49页 |
4.2.3 开关损耗和驱动损耗 | 第49-50页 |
4.2.4 芯片转换效率 | 第50页 |
4.3 芯片工艺与版图设计技术 | 第50-55页 |
4.3.1 高压BCD工艺简介 | 第50-51页 |
4.3.2 LDMOS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第51-52页 |
4.3.3 BCD工艺发展方向 | 第52页 |
4.3.4 版图设计技术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