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遵大路》的创作研究 | 第11-18页 |
1.1 创作年代 | 第11-14页 |
1.2 作者 | 第14-18页 |
第二章 《遵大路》字词考证 | 第18-23页 |
2.1 掺 | 第18-19页 |
2.2 寁 | 第19-23页 |
第三章 《遵大路》主旨辨析 | 第23-42页 |
3.1 历代主旨说概述 | 第23-28页 |
3.1.1 汉唐主旨说 | 第23页 |
3.1.2 宋代主旨说 | 第23-24页 |
3.1.3 元代主旨说 | 第24-25页 |
3.1.4 明代主旨说 | 第25-26页 |
3.1.5 清代主旨说 | 第26-27页 |
3.1.6 近代主旨说 | 第27-28页 |
3.1.7 日、韩主旨说 | 第28页 |
3.2 各家主旨说评述 | 第28-37页 |
3.2.1 “君臣之义”五说——“以史解经”的因袭 | 第29-31页 |
3.2.2 “朋友之谊”四说——破而未立的尝试 | 第31-33页 |
3.2.3 “男女之情”四说——由经到文的渐变 | 第33-37页 |
3.3 《遵大路》主旨之新解——思君子 | 第37-42页 |
3.3.1 子夏所传《首序》与汉儒《续序》的矛盾 | 第37-39页 |
3.3.2 《遵大路》“思君子”之真实内涵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遵大路》赏析 | 第42-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3页 |
附录 | 第63-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39-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