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54页 |
1.1 传统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硅基酸盐沸石分子筛 | 第13-18页 |
1.1.1 硅铝酸盐沸石分子筛 | 第13-15页 |
1.1.2 杂原子掺杂的硅基酸盐沸石分子筛 | 第15-16页 |
1.1.3 硅锗酸盐沸石分子筛 | 第16-18页 |
1.2 无机微孔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 | 第18-29页 |
1.2.1 微孔磷酸铝开放骨架材料 | 第18-24页 |
1.2.2 其他微孔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 | 第24-29页 |
1.3 无机微孔亚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 | 第29-38页 |
1.3.1 亚磷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0页 |
1.3.2 无机微孔亚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 第30-31页 |
1.3.3 过渡金属微孔亚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 | 第31-36页 |
1.3.4 主族金属微孔亚磷酸盐开放骨架材料 | 第36-38页 |
1.4 其他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 | 第38-41页 |
1.5 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1.5.1 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41-44页 |
1.5.2 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44-48页 |
1.6 以DMAP为模板剂的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48-49页 |
1.6.1 DMAP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8页 |
1.6.2 以DMAP为模板剂的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48-49页 |
1.7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结果 | 第49-54页 |
1.7.1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49-50页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结果 | 第50-54页 |
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54-5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2.2 合成方法 | 第54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54-58页 |
2.3.1 粉末X-射线衍射 | 第55页 |
2.3.2 单晶X-射线衍射 | 第55页 |
2.3.3 电子衍射 | 第55页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5-56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56页 |
2.3.6 热重分析 | 第56页 |
2.3.7 元素分析 | 第56页 |
2.3.8 能谱 | 第56页 |
2.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第56页 |
2.3.10 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 第56-57页 |
2.3.11 荧光光谱 | 第57页 |
2.3.12 紫外-可见光谱 | 第57页 |
2.3.13 FT-IR光谱 | 第57页 |
2.3.14 气体吸附测试 | 第57页 |
2.3.15 晶体结构分析软件 | 第57-58页 |
3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和Al-2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58-102页 |
3.1 引言 | 第58-60页 |
3.2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60-84页 |
3.2.1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的合成 | 第60-63页 |
3.2.2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的结构 | 第63-74页 |
3.2.3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的表征 | 第74-83页 |
3.2.4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的研究小结 | 第83-84页 |
3.3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2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84-100页 |
3.3.1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2的合成 | 第84-86页 |
3.3.2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2的结构 | 第86-92页 |
3.3.3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2的表征 | 第92-100页 |
3.3.4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2的研究小结 | 第100页 |
3.4 新型磷酸铝骨架材料Al-1和Al-2的研究小结 | 第100-102页 |
4 新型微孔亚磷酸铝开放骨架材料Al-3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102-130页 |
4.1 引言 | 第102-104页 |
4.2 新型微孔亚磷酸铝骨架材料Al-3的合成 | 第104-105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104页 |
4.2.2 合成方法 | 第104页 |
4.2.3 合成讨论 | 第104-105页 |
4.3 新型微孔亚磷酸铝骨架材料Al-3的结构 | 第105-119页 |
4.3.1 单晶结构解析过程 | 第105页 |
4.3.2 Al-3的晶体结构信息 | 第105-110页 |
4.3.3 Al-3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110-119页 |
4.4 新型微孔亚磷酸铝骨架材料Al-3的表征 | 第119-127页 |
4.4.1 热稳定性 | 第119-122页 |
4.4.2 元素分析、EDS和ICP | 第122-123页 |
4.4.3 27AlMASNMR | 第123-124页 |
4.4.4 SEM | 第124页 |
4.4.5 高分辨PXRD | 第124-125页 |
4.4.6 荧光光谱 | 第125-126页 |
4.4.7 紫外-可见光谱 | 第126页 |
4.4.8 FT-IR光谱 | 第126-127页 |
4.4.9 气体吸附 | 第127页 |
4.5 新型微孔亚磷酸铝骨架材料Al-3的研究小结 | 第127-130页 |
5 新型亚磷酸镓骨架材料Ga-1、Ga-2和Ga-3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130-166页 |
5.1 引言 | 第130-131页 |
5.2 新型亚磷酸镓骨架材料Ga-1、Ga-2和Ga-3的合成 | 第131-132页 |
5.2.1 合成原料 | 第131页 |
5.2.2 合成方法 | 第131-132页 |
5.2.3 合成讨论 | 第132页 |
5.3 新型亚磷酸镓骨架材料Ga-1、Ga-2和Ga-3的结构 | 第132-157页 |
5.3.1 单晶结构解析过程 | 第132-133页 |
5.3.2 Ga-1、Ga-2和Ga-3的晶体结构信息 | 第133-149页 |
5.3.3 Ga-1、Ga-2和Ga-1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149-157页 |
5.4 新型亚磷酸镓骨架材料Ga-1、Ga-2和Ga-3的表征 | 第157-164页 |
5.4.1 热稳定性 | 第157-160页 |
5.4.2 元素分析 | 第160页 |
5.4.3 SEM | 第160-161页 |
5.4.4 PXRD | 第161-162页 |
5.4.5 荧光光谱 | 第162-163页 |
5.4.6 FT-IR光谱 | 第163-164页 |
5.5 新型亚磷酸镓骨架材料Ga-1、Ga-2和Ga-3的研究小结 | 第164-166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66-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210页 |
附录 | 第210-2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210-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