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1.2 汽车保险杠系统研究概述 | 第7-15页 |
1.2.1 汽车保险杠系统分析 | 第7-14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保险杠系统碰撞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保险杠系统碰撞试验 | 第16页 |
1.3.2 保险杠系统仿真分析 | 第16-18页 |
1.4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论文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2 汽车碰撞相关有限元理论及软件 | 第20-26页 |
2.1 有限元理论 | 第20-21页 |
2.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1.2 有限元法的发展趋势 | 第21页 |
2.2 汽车碰撞相关的有限元理论 | 第21-23页 |
2.3 汽车碰撞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23-26页 |
2.3.1 碰撞分析软件 | 第23-24页 |
2.3.2 碰撞有限元模型搭建 | 第24页 |
2.3.3 汽车保险杠系统碰撞分析关键参数 | 第24-26页 |
3 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仿真分析 | 第26-45页 |
3.1 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5页 |
3.1.1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26-31页 |
3.1.2 摆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3.1.3 后保险杠壳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3.1.4 后保险杠防撞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3.1.5 简化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 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的仿真分析 | 第35-45页 |
3.2.1 仿真计算的参数控制 | 第35-37页 |
3.2.2 后保险杠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4 保险杠系统低速碰撞试验分析 | 第45-59页 |
4.1 碰撞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 | 第45-48页 |
4.1.1 碰撞试验方法 | 第45-48页 |
4.1.2 试验后要求事项 | 第48页 |
4.2 摆锤碰撞试验设备 | 第48-50页 |
4.3 台架碰撞试验分析 | 第50-54页 |
4.3.1 台架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第50-54页 |
4.3.2 台架试验结果 | 第54页 |
4.4 台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 第54-57页 |
4.5 实车碰撞试验分析 | 第57-59页 |
4.5.1 实车试验设备&研究方法 | 第57-58页 |
4.5.2 实车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5 保险杠系统关键部件低速碰撞性能分析 | 第59-71页 |
5.1 保险杠防撞梁分析 | 第59-65页 |
5.1.1 防撞梁概述 | 第59-60页 |
5.1.2 防撞梁碰撞性能分析 | 第60-65页 |
5.2 保险杠吸能块碰撞性能分析 | 第65-71页 |
5.2.1 吸能块概述 | 第65-66页 |
5.2.2 吸能块碰撞性能分析 | 第66-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