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Ⅱ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土金属(Ⅱ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亚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前言第10-11页
    1.2 硫酸钡概述第11-18页
        1.2.1 硫酸钡的性质第11页
        1.2.2 硫酸钡的分类第11-13页
        1.2.3 硫酸钡的制备方法第13-16页
        1.2.4 硫酸钡的颗粒粒径和形貌控制第16-17页
        1.2.5 硫酸钡的应用第17-18页
    1.3 硫酸钡的表面改性第18-22页
        1.3.1 硫酸钡表面改性剂第18-19页
        1.3.2 硫酸钡表面改性方法第19-22页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及测试方法第24-34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4-26页
        2.1.1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1.2 实验试剂第25-26页
    2.2 硫酸钡的制备第26-28页
        2.2.1 硫酸钡制备装置第26页
        2.2.2 硫酸钡制备工艺流程第26-27页
        2.2.3 硫酸钡的制备实验原理第27页
        2.2.4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3 产品测试方法第28-34页
        2.3.1 硫酸钡白度测定第28-29页
        2.3.2 粒度分布测定第29页
        2.3.3 活化度测定第29-30页
        2.3.4 射线衍射分析第30页
        2.3.5 形貌观察第30页
        2.3.6 红外分析第30页
        2.3.7 接触角测定第30页
        2.3.8 耐热性能测定第30-31页
        2.3.9 硫酸钡悬浮液电导率测定第31页
        2.3.10 硫酸钡悬浮液pH值测定第31页
        2.3.11 硫酸钡吸油值测定第31-32页
        2.3.12 硫酸钡含量测定第32-34页
第三章 氯化钡/硫酸镁为原料制备亚微米级硫酸钡第34-50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反应条件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第34-38页
        3.2.1 反应物浓度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第34-36页
        3.2.2 反应温度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第36-37页
        3.2.3 陈化时间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第37-38页
    3.3 添加剂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第38-40页
        3.3.1 添加剂类型对硫酸钡粒径分布的影响第38页
        3.3.2 聚乙二醇400加入量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第38-40页
    3.4 分散机理分析第40-41页
    3.5 EDTA对硫酸钡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第41-44页
        3.5.1 EDTA加入量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第42-43页
        3.5.2 硫酸钡颗粒的XRD表征第43-44页
    3.6 正交试验及结果第44-46页
    3.7 产品的表征第46-47页
    3.8 滤液处理第47-48页
    3.9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表面改性法制备疏水硫酸钡第50-68页
    4.1 前言第50页
    4.2 棕榈酸钠对硫酸钡进行表面改性第50-53页
        4.2.1 反应温度对硫酸钡白度及活化度的影响第50-51页
        4.2.2 棕榈酸钠加入量对产品白度及活化度的影响第51-52页
        4.2.3 正交实验分析第52-53页
        4.2.4 红外光谱测定结果第53页
    4.3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硫酸钡进行表面改性第53-57页
        4.3.1 SDS加入量对硫酸钡白度及活化度的影响第53-54页
        4.3.2 反应温度对产品白度及活化度的影响第54-55页
        4.3.3 正交实验分析第55-57页
        4.3.4 红外光谱测定结果第57页
    4.4 复合改性剂对硫酸钡的表面改性第57-62页
        4.4.1 棕榈酸钠/硬脂酸钠复合表面改性第57-59页
        4.4.2 SDS/硬脂酸钠复合表面改性第59-62页
    4.5 产品表征及机理分析第62-66页
        4.5.1 接触角测定及分析第62-63页
        4.5.2 红外谱图测定及分析第63-64页
        4.5.3 机理分析第64-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硫酸钡的原位改性第68-82页
    5.1 前言第68页
    5.2 单一改性剂的原位改性第68-71页
        5.2.1 棕榈酸钠原位改性制备疏水硫酸钡第68-69页
        5.2.2 SDS原位改性制备疏水硫酸钡第69-71页
    5.3 复合改性第71-74页
        5.3.1 棕榈酸钠/硬脂酸钠复合原位改性第71-73页
        5.3.2 SDS/硬脂酸钠复合原位改性第73-74页
    5.4 产品的表征第74-78页
        5.4.1 扫描电镜结果第74-75页
        5.4.2 接触角测定及分析第75-76页
        5.4.3 红外谱图测定及分析第76-77页
        5.4.4 XRD表征及分析第77-78页
    5.5 机理分析第78-80页
    5.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理层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下一篇:短生命周期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更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