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 1.2 铸件凝固缩孔预测技术 | 第14-17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31页 |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重力铸造过程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 | 第33-49页 |
| 2.1 引言 | 第33页 |
| 2.2 孤立液相区边界判据 | 第33-37页 |
| 2.3 保守力场内缩孔分布规律 | 第37-42页 |
| 2.4 缩孔的生长演变过程 | 第42-45页 |
| 2.5 大气压下重力铸造过程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立式离心铸造过程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 | 第49-61页 |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 3.2 立式离心铸造过程熔融金属液的受力分析 | 第50-53页 |
| 3.3 立式离心铸造过程缩孔分布规律 | 第53-56页 |
| 3.4 立式离心铸造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3.5 立式离心铸造过程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适用条件 | 第58-5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求解与实现 | 第61-79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压强快速求解技术 | 第61-65页 |
| 4.3 凝固过程中固相率求解 | 第65-66页 |
| 4.4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收缩量分配技术 | 第66-74页 |
| 4.5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实现 | 第74-7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重力铸造实验验证 | 第79-96页 |
| 5.1 引言 | 第79页 |
| 5.2 U形铸件实验设计 | 第79-80页 |
| 5.3 U形铸件实验过程 | 第80-83页 |
| 5.4 U形铸件模拟与实验结果 | 第83-89页 |
| 5.5 U形铸件实验结果分析 | 第89-9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立式离心铸造实验验证 | 第96-114页 |
| 6.1 引言 | 第96页 |
| 6.2 U形铸件实验设计 | 第96-97页 |
| 6.3 U形铸件实验过程 | 第97-100页 |
| 6.4 U形铸件的实验及模拟结果 | 第100-105页 |
| 6.5 U形铸件的改进实验工艺 | 第105-110页 |
| 6.6 U形铸件离心铸造实验分析 | 第110-112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 第七章 动态压强缩孔预测模型的应用 | 第114-128页 |
| 7.1 引言 | 第114页 |
| 7.2 箱盖铸件的重力铸造模拟案例 | 第114-118页 |
| 7.3 小轴箱体铸件的重力铸造模拟案例 | 第118-121页 |
| 7.4 柱栓铸件的立式离心铸造案例 | 第121-124页 |
| 7.5 吊挂铸件的立式离心铸造案例 | 第124-127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 8.1 全文总结 | 第128-130页 |
| 8.2 本文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 8.3 工作展望 | 第131-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4-145页 |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