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向局部描述子的掌纹和手掌静脉识别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生物特征识别概述 | 第16-18页 |
1.3 掌纹和手掌静脉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1.3.1 掌纹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1.3.2 手掌静脉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1.3.3 掌纹数据库介绍 | 第22-23页 |
1.3.4 手掌静脉数据库介绍 | 第23-2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4-25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基于韦伯局部描述子的识别算法研究 | 第26-46页 |
2.1 WLD算法简介 | 第26-29页 |
2.1.1 韦伯定律及差励描述子 | 第26-27页 |
2.1.2 梯度方向 | 第27页 |
2.1.3 WLD直方图表示 | 第27-28页 |
2.1.4 多尺度WLD | 第28-29页 |
2.1.5 WLD分析 | 第29页 |
2.2 WLD算法综述 | 第29-38页 |
2.2.1 基于差励改进的WLD变种 | 第30-32页 |
2.2.2 基于方向特征改进的WLD变种 | 第32-36页 |
2.2.3 多特征融合的WLD变种 | 第36-38页 |
2.3 实验及结果 | 第38-45页 |
2.3.1 基于WLD的应用 | 第38-39页 |
2.3.2 实验库 | 第39-40页 |
2.3.3 实验参数 | 第40-41页 |
2.3.4 纹理库UIUC上的实验 | 第41页 |
2.3.5 人脸库ORL上的实验 | 第41-42页 |
2.3.6 指静脉库CACU上的实验 | 第42-43页 |
2.3.7 掌纹PolyU Ⅱ库上的实验 | 第43-44页 |
2.3.8 手掌静脉M_N库上的实验 | 第44-45页 |
2.4 讨论 | 第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泛化的韦伯局部描述子 | 第46-57页 |
3.1 LWLD描述子简介 | 第46-47页 |
3.2 泛化的韦伯局部描述子GWLD | 第47-50页 |
3.2.1 GWLD描述子概述 | 第47-48页 |
3.2.2 GWLD的具体实现 | 第48-50页 |
3.3 讨论 | 第50页 |
3.4 掌纹和手掌静脉的识别流程 | 第50-51页 |
3.5 实验及结果 | 第51-56页 |
3.5.1 实验库 | 第51页 |
3.5.2 PolyUⅡ掌纹库上的实验 | 第51-54页 |
3.5.3 M_B掌纹库上的实验 | 第54-55页 |
3.5.4 M_N手掌静脉库上的实验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增强的线方向直方图描述子 | 第57-68页 |
4.1 HOL描述子简介 | 第57-58页 |
4.2 增强的线方向直方图EHOL | 第58-61页 |
4.2.1 EHOL描述子概述 | 第58-59页 |
4.2.2 EHOL的具体实现 | 第59-61页 |
4.3 讨论 | 第61-62页 |
4.4 实验及结果 | 第62-67页 |
4.4.1 实验库 | 第62页 |
4.4.2 PolyU Ⅱ掌纹库上的实验 | 第62-66页 |
4.4.3 M_B掌纹库上的实验 | 第66页 |
4.4.4 M_N手掌静脉库上的实验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73页 |
5.1 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68-69页 |
5.1.1 系统流程 | 第68页 |
5.1.2 开发环境 | 第68页 |
5.1.3 系统架构 | 第68-69页 |
5.2 系统的实现 | 第69-72页 |
5.2.1 样本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69-70页 |
5.2.2 预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70-71页 |
5.2.3 特征提取模块的实现 | 第71页 |
5.2.4 身份验证模块的实现 | 第71-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进一步工作和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