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美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采信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4页
    0.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0.2 选题意义第9-10页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0.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0.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0.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0.5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1章 美国法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内涵第14-19页
    1.1 证人证言的概念及特点第14-16页
        1.1.1 概念界定第14页
        1.1.2 固有特点第14-16页
    1.2 证人证言的范围第16页
    1.3 证人证言的功能第16-19页
        1.3.1 有效证明案件事实第16-17页
        1.3.2 证真和识别展示性证据第17-19页
第2章 美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采信规则的内容第19-27页
    2.1 作为一般规则推定证人证言可信第19-21页
    2.2 推定证人证言可信的例外第21-27页
        2.2.1 不可信的传闻的排除第21-24页
        2.2.2 弹劾证人第24-27页
第3章 美国民事诉讼推定证人证言可信的制度保障第27-36页
    3.1 宣誓或具结为基础第27-28页
    3.2 交叉询问制度的支撑第28-33页
        3.2.1 概念及特点第28-29页
        3.2.2 询问流程第29-32页
        3.2.3 积极作用与不足之处第32-33页
    3.3 伪证罪与藐视罪的威慑第33-36页
        3.3.1 伪证罪第33-34页
        3.3.2 藐视罪第34-36页
第4章 美国证人证言采信制度评析及启示第36-44页
    4.1 美国证人证言采信规则的合理性之剖析第36-39页
        4.1.1 制度基础:陪审制和对抗制第36-38页
        4.1.2 采信流程的梳理第38-39页
    4.2 中美证人证言采信制度之比较第39-41页
        4.2.1 采信规则因证人范围不同而有所区别第39-40页
        4.2.2 民事、刑事证言的采信标准是否一致第40-41页
    4.3 对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采信的启示第41-44页
        4.3.1 规范询问程序第42-43页
        4.3.2 细化民事伪证责任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5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东知情权研究--以《〈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为视角
下一篇: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功能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