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创新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第16-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路线第16-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农民工第19页
        2.1.2 市民第19-20页
        2.1.3 农民工市民化第20-21页
    2.2 研究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1-22页
        2.2.2 推—拉理论第22页
        2.2.3 成本—收益理论第22-23页
        2.2.4 人力资本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第25-33页
    3.1 基本状况第25-28页
        3.1.1 农民工规模第25-26页
        3.1.2 农民工年龄第26-27页
        3.1.3 农民工素质第27页
        3.1.4 农民工培训第27-28页
    3.2 经济状况第28-31页
        3.2.1 收入状况第28-31页
        3.2.2 工资拖欠状况第31页
        3.2.3 住房状况第31页
    3.3 社会保障状况第31-32页
        3.3.1 参保状况第31-32页
        3.3.2 社会福利状况第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第33-55页
    4.1 制度因素影响分析第33-36页
        4.1.1 户籍制度第33页
        4.1.2 社会保障制度第33-34页
        4.1.3 土地制度第34-35页
        4.1.4 工资支付制度第35-36页
    4.2 自身及社会因素影响分析第36-38页
        4.2.1 观念因素第36-37页
        4.2.2 人力资本第37页
        4.2.3 社会资本第37-38页
    4.3 市民化成本因素影响分析第38-53页
        4.3.1 成本构成第38页
        4.3.2 公共成本第38-46页
        4.3.3 私人成本第46-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研究第55-76页
    5.1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第55-58页
        5.1.1 推力因素第56-57页
        5.1.2 拉力因素第57页
        5.1.3 经济因素第57页
        5.1.4 社会因素第57-58页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第58-63页
        5.2.1 层次分析法第58-61页
        5.2.2 熵值法第61-62页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第62-63页
        5.2.4 线性加权综合法第63页
    5.3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实证分析第63-74页
        5.3.1 样本的选取第63-66页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第66-68页
        5.3.3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第68-71页
        5.3.4 主客观综合赋权第71-73页
        5.3.5 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得分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构建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长效机制第76-90页
    6.1 制度保障建设第76-80页
        6.1.1 深化户籍改革制度第76-77页
        6.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77页
        6.1.3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第77-78页
        6.1.4 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第78-80页
    6.2 建筑工人产业化建设第80-84页
        6.2.1 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第80-81页
        6.2.2 完善考核鉴定体系第81-82页
        6.2.3 拓展培训资金来源第82页
        6.2.4 完善建筑工人诚信体系第82-83页
        6.2.5 构建多元化用工体系第83-84页
        6.2.6 推进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第84页
    6.3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建设第84-87页
        6.3.1 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保障体系第85-86页
        6.3.2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第86页
        6.3.3 建立企业管理层面的相关制度第86-87页
    6.4 建筑业农民工社会资本建设第87-88页
        6.4.1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第87页
        6.4.2 促进建筑业农民工老乡会发展第87-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7.1 研究结论第90-91页
    7.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 A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C集团建设有限公司PPP项目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汽车空调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