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锦西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摘要 | 第8-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1 引言 | 第13-21页 | 
| 1.1 立题依据 | 第13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 1.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3.2 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3.3 节水潜力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 2 灌区概况 | 第21-24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2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 2.1.2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 2.1.3 河流水系 | 第22页 |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页 | 
| 2.3 水资源现状 | 第22-23页 | 
| 2.3.1 地表水 | 第22页 | 
| 2.3.2 地下水 | 第22-23页 | 
| 2.4 灌区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3 灌区供需水平衡及水资源承载状况分析 | 第24-48页 | 
| 3.1 需水量预测 | 第24-34页 | 
| 3.1.1 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 第24页 | 
| 3.1.2 各部门需水预测 | 第24-33页 | 
| 3.1.3 灌区总需水量 | 第33-34页 | 
| 3.2 供水量分析 | 第34-42页 | 
| 3.2.1 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 | 第34-37页 | 
| 3.2.2 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 | 第37-41页 | 
| 3.2.3 灌区总供水量 | 第41-42页 | 
| 3.3 供需水量平衡 | 第42-43页 | 
| 3.4 灌区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 | 第43-47页 | 
| 3.4.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第43页 | 
| 3.4.2 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体系 | 第43-45页 | 
| 3.4.3 评价结果 | 第45-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48-70页 | 
| 4.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第49-54页 | 
| 4.1.1 线性分式规划模型 | 第49页 | 
| 4.1.2 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 | 第49-50页 | 
| 4.1.3 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 第50-52页 | 
| 4.1.4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第52-54页 | 
| 4.2 作物全生育期优化配水模型 | 第54-56页 | 
| 4.3 模型参数确定 | 第56-59页 | 
| 4.3.1 最优供水目标的确定 | 第56-57页 | 
| 4.3.2 不同水源来水量的确定 | 第57页 | 
| 4.3.3 经济参数确定 | 第57-58页 | 
| 4.3.4 发生概率ph的确定 | 第58页 | 
| 4.3.5 作物相关参数 | 第58-59页 |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9-69页 | 
| 4.4.1 不同违规风险条件下的可供水量 | 第59-61页 | 
| 4.4.2 灌区水资源量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 4.4.3 作物生育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第66-6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灌区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第70-83页 | 
| 5.1 农业节水潜力概念和计算方法 | 第70-74页 | 
| 5.1.1 农业节水潜力的概念 | 第70页 | 
| 5.1.2 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 | 第70-74页 | 
| 5.2 农业节水潜力计算 | 第74-80页 | 
| 5.2.1 作物需水量 | 第74页 | 
| 5.2.2 作物灌溉需水量 | 第74-78页 | 
| 5.2.3 理论节水潜力 | 第78-79页 | 
| 5.2.4 实际节水潜力 | 第79-80页 | 
| 5.3 节水技术与措施 | 第80-82页 | 
| 5.3.1 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 第80-81页 | 
| 5.3.2 采用切实有效的节水措施 | 第81页 | 
| 5.3.3 完善工程管理措施 | 第81-8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4页 |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