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无线通信安全现状 | 第9-10页 |
1.1.2 无线信道物理层密钥生成和协商技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工作 | 第13页 |
1.2.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 | 第15-2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无线信道特征 | 第15-17页 |
2.3 密钥生成 | 第17-20页 |
2.3.1 信道测量 | 第17-18页 |
2.3.2 特征提取 | 第18-19页 |
2.3.3 特征量化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无线信道物理层密钥协商技术 | 第21-35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无线信道物理层密钥协商技术介绍 | 第21-23页 |
3.2.1 密钥信息调和 | 第22页 |
3.2.2 密钥增强 | 第22-23页 |
3.3 改进的LDPC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技术 | 第23-28页 |
3.3.1 Slepian-Wolf分布式编码 | 第23-24页 |
3.3.2 改进的LDPC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译码技术 | 第24-28页 |
3.4 密钥增强 | 第28-31页 |
3.4.1 标准物理层密钥增强方案 | 第28-30页 |
3.4.2 简化物理层密钥增强方案 | 第30-31页 |
3.4.3 各误码率下不同密钥增强方案性能对比仿真 | 第31页 |
3.5 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5.1 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前后误码率对比 | 第32页 |
3.5.2 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后译码成功率 | 第32-33页 |
3.5.3 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计算迭代次数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多比特量化无线信道物理层密钥技术 | 第35-53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多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 | 第35-41页 |
4.2.1 技术改进 | 第36-40页 |
4.2.2 方案综述 | 第40-41页 |
4.3 多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4.3.1 2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初始误码率对比 | 第41-42页 |
4.3.2 2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随机性对比 | 第42-43页 |
4.3.3 2比特量化无线物理层密钥在不同相位偏差下误码率对比 | 第43-45页 |
4.4 多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协商技术 | 第45-49页 |
4.4.1 技术改进 | 第45-47页 |
4.4.2 方案综述 | 第47-49页 |
4.5 多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协商技术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5.1 2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前后误码率对比 | 第49-50页 |
4.5.2 2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后译码成功率 | 第50-51页 |
4.5.3 2比特量化物理层密钥信息调和计算迭代次数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6页 |
5.1 总结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1 程序清单 | 第59-60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1-62页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